[發明專利]一種提醒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4337.0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9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許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2 | 分類號: | H04W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張耀光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醒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提醒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終端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智能終端進行通信,通信形式多種多樣,例如通過運營商網絡進行的短信或彩信通信,又例如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即時通信。
在通信過程中,通信發起端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然后等待通信狀態報告,該通信狀態報告指示通信發起端所發的通信信息是否已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
如圖1所示,是目前短信應用中的一種通信狀態報告,標號11所指的虛線框內顯示的就是通信狀態報告的內容。如果通信信息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則虛線框中顯示送達,如果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則虛線框中將不顯示任何內容或者顯示未送達。
除圖1所示的實現方式,通信狀態報告還存在其他實現方式,例如通信發起端接收一條獨立短信,該獨立短信中指示通信發起端發送的通信信息是否已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
無論通信狀態報告以何種方式實現,通信發起端的用戶要想及時獲知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需要頻繁關注通信狀態報告,增加了用戶的操作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提醒方法及裝置,無需通信發起端用戶頻繁關注通信狀態報告,也能及時獲知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的情況,減輕用戶的操作負擔。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提醒方法,該方法包括:
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后,啟動計時;
判斷在設定計時范圍內所述通信信息是否成功送達所述通信接收端;
如果在設定計時范圍內所述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所述通信接收端,向用戶輸出提醒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提醒裝置,該裝置包括:
發送單元,用于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
計時單元,用于在所述發送單元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后,啟動計時;
判斷單元,用于判斷在所述計時單元的設定計時范圍內所述通信信息是否成功送達所述通信接收端;
提醒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在所述計時單元的設定計時范圍內所述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所述通信接收端時,向用戶輸出提醒信號。
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提醒方法及裝置,能夠在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后啟動計時,如果在設定計時范圍內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向用戶輸出提醒信號,因此用戶無需頻繁關注通信狀態報告,通過提醒信號即可獲知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減輕了用戶的操作負擔。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一些舉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背景技術中一種通信狀態報告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提醒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提醒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中提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四中提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實施例一部份舉例,而不是全部的舉例。基于本發明實施例描述的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內容,都屬于本發明實施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提醒方法的流程圖,該流程包括:
步驟21: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后,啟動計時;
步驟22:判斷在設定計時范圍內通信信息是否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
步驟23:如果在設定計時范圍內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向用戶輸出提醒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提醒方法,能夠在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后啟動計時,如果在設定計時范圍內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向用戶輸出提醒信號,因此用戶無需頻繁關注通信狀態報告,通過提醒信號即可獲知通信信息未成功送達通信接收端,減輕了用戶的操作負擔。
實施例二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提醒方法的流程圖,該流程包括:
步驟31:向通信接收端發送通信信息后,啟動計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43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隧道窯燒嘴布置新結構
- 下一篇:帶有滅蚊裝置的臺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