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管快速合成磷化銦多晶磷泡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3244.6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0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駱新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8/04 | 分類號: | C30B28/04;C30B29/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合成 磷化 多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材料制備領域,涉及一種多管快速合成磷化銦多晶磷泡裝置。
背景技術
????在制備?InP?單晶之前,必須先把符合一定純度要求的?In?和?P?合成為化合物InP多晶,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制備?InP?單晶。快速有效地進行?InP?多晶的合成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制備高質量?InP?單晶的前提。傳統合成?InP?多晶料的方法有:水平布里奇曼法(HB),水平溫度梯度凝固法(HGF),溶質擴散合成技術(SSD)等。這些方法的缺點是合成時間長,合成效率低,且在制備單晶時需分步驟進行,即首先在特制容器內合成InP多晶,然后將其裝入單晶爐內進行拉晶。因此這些傳統方法會帶來二次污染,造成單晶質量嚴重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多管快速合成磷化銦多晶磷泡裝置。
本發明一種多管快速合成磷化銦多晶磷泡裝置,包括一個大圓柱體容器、一個小圓柱型裝卸口和多根導氣管,所述的大圓柱體容器頂部設有小圓柱型裝卸料口,底部對稱分布著多根導氣管;所述多根導氣管對稱分布于以大圓柱體容器下底面的圓心為圓心,底部圓半徑的2/3長度為半徑的圓周上;多根導氣管垂直貫穿大圓柱體容器下底面,即分為容器內部的內管和容器外部的外管;所述導氣管內管末端封閉,上部設有多個導氣小孔;所述導氣管外管末端開放,下部設有多個導氣小孔。
所述的導氣管直徑為大圓柱體容器底面直徑的1/10~1/6。
所述的導氣管內管高度為大圓柱體容器高度的1/2~3/4。所述的大圓柱體容器上下底部邊緣采用倒圓角。
所述的小圓柱型裝卸口外側有螺紋。
所述的大圓柱體容器、小圓柱型裝卸口和多根導氣管都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
1、本發明對稱分布的多根根導氣管的外管上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小孔,可以提高磷蒸汽同銦熔體的接觸面積和接觸均勻性,從而大大提高了合成磷化銦的速率和均勻性,非常適合工業化生產。
2、本發明對稱分布的多根導氣管上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小孔,更有利于容器內的磷蒸汽順利排出,避免炸泡和磷殘留較多等問題。
3、本發明配合磷注入法液封直拉技術可以減少二次污染,減低缺陷,提高磷化銦的純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大圓柱體容器底部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一種多管快速合成磷化銦多晶磷泡裝置,包括一個大圓柱體容器2、一個小圓柱型裝卸口1和三根導氣管4,所述的大圓柱體容器2頂部設有小圓柱型裝卸料口1,小圓柱型裝卸口外側有螺紋,大圓柱體容器底部對稱分布著三根導氣管;所述三根導氣管4對稱分布于以大圓柱體容器下底面的圓心為圓心,底部圓半徑的2/3長度為半徑的圓周上;三根導氣管垂直貫穿大圓柱體容器下底面,即分為容器內部的內管和容器外部的外管;所述導氣管內管末端封閉,上部設有多個導氣小孔3;所述導氣管外管末端開放,下部設有多個導氣小孔3,導氣管直徑為大圓柱體容器底面直徑的1/10~1/6,導氣管內管高度為大圓柱體容器高度的1/2~3/4。所述的大圓柱體容器上下底部邊緣采用倒圓角,所述的大圓柱體容器、小圓柱型裝卸口和三根導氣管都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固體磷從小圓柱型裝卸口1裝入,將小圓柱型裝卸口密封受熱,磷蒸汽由容器內部的內管導氣小孔3,通過導氣管4,由容器外部的外管導氣小孔3導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32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