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HARQ/ACK電碼本大小確定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3146.2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24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宏;符仲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特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6 | 分類號: | H04L1/16;H04L1/1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葉曉勇,朱海煜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harq ack 電碼本 大小 確定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2年3月16日提交的名稱為“WIRELESS COMMUM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無線通信系統和方法)”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 61/612188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公開通過引用而結合在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大體涉及通信領域,并且更具體而言,涉及確定無線通信網絡中的混合自動重復請求-確認(HARQ-ACK)電碼本(codebook)的大小。
發明內容
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3GPP)長期演進(LTE)標準的版本8描述在物理上行鏈路共享信道(PUSCH)上捎帶上行鏈路控制信息(UCI)。信道質量指示符/預編碼矩陣指示符(CQI/PMI)資源被置于上行鏈路共享信道(UL-SCH)數據資源的開頭,并且在下一個副載波上繼續之前,被按順序映射到一個副載波上的所有單載波頻分多址(SC-FDMA)符號。UL-SCH數據與CQI/PMI數據在速率上匹配。通過擊穿(puncture)PUSCH數據資源元素(RE),將HARQ-ACK資源映射到SC-FDMA符號。因此,減少被HARQ-ACK符號擊穿的PUSCH RE將改進PUSCH性能。
按照以上內容,版本8提供呈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格式0/4、的2位下行鏈路分配索引(DAI),其用于指示在捆綁窗口中的下行鏈路(DL)分配的總數量。假設捆綁窗口大小為M,如果基于DCI格式為0/4的檢測到的PDCCH來調節PUSCH傳輸,則僅個HARQ-ACK位而非M位需要反饋到傳輸裝置,例如高級節點基站(eNB)。因而,減少對應于未由eNB調度的DL子幀的個無用的HARQ-ACK位。
LTE標準(Rel-10)的版本10介紹了載波聚合,其中,不止一個分量載波(CC)可用于數據傳輸。在版本10時分雙工(TDD)系統中,在PUSCH上進行捎帶的情況下,HARQ-ACK電碼本大小由CC的數量、它們的配置的傳輸模式和捆綁窗口中的下行鏈路子幀的數量確定。對于TDD UL-DL配置1-6,以及當為HARQ-ACK的傳輸配置PUCCH格式3時,HARQ-ACK電碼本大小由以下等式確定:
(1)。
其中,C是配置的CC的數量,是配置有使得能夠接收兩個傳送塊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模式的CC的數量;是UE需要對其反饋第c個服務小區的HARQ-ACK位的下行鏈路子幀的數量。對于TDD UL-DL配置1、2、3、4和6,UE將假設PUSCH子幀n上的為:
(2)。
其中,根據下表,由采用DCI格式0/4的DAI確定:
表1
DAI可在與各個服務小區的子幀n具有預定相互關聯的子幀中傳遞。例如,DAI可在子幀中傳遞,在下表中限定了:
表2
由于各個服務小區的TDD UL-DL配置在Rel-10中總是相同,而且肯定不大于捆綁窗口大小,所以所確定的HARQ-ACK電碼本大小總是等于最小的HARQ-ACK位數量,并且是HARQ-ACK開銷和性能之間的最佳折衷。
在3GPP LTE標準的版本11中,具有CC(對各個服務小區具有不同的UL-DL配置)的TDD的帶間CA得到支持。在不同的服務小區中具有不同的UL-DL配置可產生不同的HARQ-ACK捆綁窗口。因此,以前的版本中的基于UL準許(grant)的HARQ-ACK電碼本大小確定不能有效地降低HARQ-ACK開銷。
附圖說明
通過結合附圖的以下詳細描述,將容易地理解實施例。為了有利于這個描述,相同參考標號表示相同結構要素。在附圖的圖中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實施例。
圖1示意性地示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網絡;
圖2示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具有HARQ-ACK定時信息的示例TDD通信結構;
圖3是示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確定HARQ-ACK電碼本大小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可由用戶設備執行;
圖4是根據一些實施例的HARQ-ACK位生成表;
圖5示意性地描繪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示例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特爾公司,未經英特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31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