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優質稻米高產栽培及管理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2136.7 | 申請日: | 2013-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41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賴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林亮派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C05G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7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優質 稻米 高產 栽培 管理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優質稻米高產栽培及管理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優質稻米的需求日益增加。對優質米來說,一是口味性好,二是營養豐富,三是符合衛生品質。影響稻米品質除主要受遺傳基因控制外,氣候、土壤、密度、施肥、用藥灌溉、收曬等均有影響。目前農民在水稻生產中多是使用化學肥料,有的甚至偏施氮肥,對病蟲鼠草害常以化學農藥防治,加之使用時間長,污染現象日益嚴重。
發明內容
為上述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出高產、高效的優質稻米栽培技術。
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1)選種:選擇抗逆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組合)。
2)栽植:畝栽植雜交稻2-2.3萬蔸,常規稻2.2-2.6萬蔸。
3)施肥:施肥量為畝施純氮11-13公斤,其氮∶磷∶鉀比例為1∶0.5∶0.8,基、蘗、穗按5∶3∶2施用。
4)水分管理:薄水拋、插秧、淺水促蘗、淺水抽穗,在收獲前7天斷水。
5)病蟲害防治:抓好病蟲報,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主,以藥劑防治為畏的綜合防治方針,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6)收割:齊穗后早稻25-28天,晚稻35天左右選晴天收割。
具體實施方式
1)選種:選擇抗逆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組合)種植。三系雜交稻、兩系雜交稻、常規稻均可。
2)栽植:優質稻的栽植密度應兼顧米質與產量,依據品種特性、生育期長短、田底肥瘦、施肥水平,種植季節、秧齡長短等綜合考慮,一般畝栽植雜交稻2-2.3萬蔸,常規稻2.2-2.6萬蔸。畝基本雜交稻5-10萬,常規稻8-12萬。畝有效穗雜交稻18-21萬,常規稻22-25萬。
3)施肥:施肥量為畝施純氮11-13公斤,其氮∶磷∶鉀比例為1∶0.5∶0.8,基、蘗、穗按5∶3∶2施用。犁耙時畝施有機肥料500公斤以上,生物鉀鹽公斤。插后5-7天施促蘗肥,畝施尿素、氯化鉀各7.5公斤。畝苗數達到所需畝穗數時(插后16天左右)結合排水露田看苗施壯蘗肥(平衡肥),一般畝施復合肥10-15公斤;晚稻在始穗期或齊穗灌漿期看苗施攻粒肥和噴施根外肥。
4)水分管理:薄水拋、插秧、淺水促蘗、淺水抽穗,在收獲前7天斷水。
5)病蟲害防治:抓好病蟲報,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主,以藥劑防治為畏的綜合防治方針,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優質稻易感染稻瘟病、細條病、惡苗病等,在預種12小時后用300倍強氯精浸種子12小時,可防患于未然。
6)收割:齊穗后早稻25-28天,晚稻35天左右選晴天收割。能有效提高稻米產量和品質。
曬谷時防雨淋,實行間歇曬干法,可提高精米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林亮派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玉林亮派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21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茅山野豬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種種植香菇的堆肥制備及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