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氟-18標記的多巴胺D4受體顯像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1743.1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10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谷才;袁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51/04 | 分類號: | A61K51/04;C07D471/04;A61K101/02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紅 |
| 地址: | 41110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18 標記 多巴胺 sub 受體 顯像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氟-18標記的多巴胺D4受體顯像劑,為2-[4-(4-[18F]氟芐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其結構式為式(Ⅰ)所示: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氟-18標記的多巴胺D4受體顯像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摩爾比為1.0:1.5~3.0的吡唑并[1,5-α]吡啶-2-甲醛和N-甲?;哙喝芙庠谟袡C溶劑中,再加入還原劑,室溫下攪拌20~24小時后加入冰水,混勻后用有機溶劑萃取,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后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黃色固體2-[4-哌嗪甲醛-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
(2)將步驟(1)所得2-[4-哌嗪甲醛-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與3~10mol/L的H2SO4在60℃-90℃反應10小時后冷卻至室溫,加入堿中和多余的酸,并形成堿性混合物,用有機溶劑萃取,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后經柱層析分離純化得淺黃色固體2-[4-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
(3)將步驟(2)所得2-[4-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和還原劑、有機溶劑、乙酸、4-[18F]氟苯甲醛一起加入到反應瓶中,并將此混合物在60~140℃反應15min后冷卻至室溫;再加入乙酸乙酯和水,振搖后靜置分層,取有機相,過無水硫酸鎂柱干燥后于50℃油浴中通入氮氣吹干溶劑;將產物重新溶解在二甲亞砜即DMSO中,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純化,收集保留時間為16.6分鐘的流出物,即得產品2-[4-(4-[18F]氟芐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氟-18標記的多巴胺D4受體顯像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甲苯中的一種;所述還原劑為氫化鋁鋰、硼氫化鈉、三乙酸基硼氫化鈉和氰基硼氫化鈉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氟-18標記的多巴胺D4受體顯像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堿為NaOH、KOH和NH4OH中的一種;所述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甲苯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氟-18標記的多巴胺D4受體顯像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還原劑為氫化鋁鋰、硼氫化鈉、三乙酸基硼氫化鈉和氰基硼氫化鈉中的一種;所述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和正丁醇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工程學院,未經湖南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174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