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通道換熱器制造方法和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310080896.4 | 申請日: | 2013-03-14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8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發明(設計)人: | 陳江平;劉鹿鳴;徐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B23P15/26 | 分類號: | B23P15/26;F25B39/00;F28F9/26;F28F19/00;F28F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換熱器 制造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冷擠壓工藝對微通道換熱器框架進行成型,然后通過裝配機構將翅片緊密固定于微通道換熱器框架內,最后向翅片扁管接觸處涂膠,制成微通道換熱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擠壓工藝是指:將微通道換熱器框架的若干扁管的兩端分別垂直插入兩根集流管之后,把微通道換熱器框架放入冷擠壓模腔中,通過壓力機上固定的凸模,向扁管集流管結合處施加壓力,使得結合部的鋁屑產生塑性流動變形,填滿扁管和集流管插入槽的間隙,從而使得微通道換熱器內部形成密閉的腔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裝配機構包括:帶有夾具的裝配機架以及活動設置于機架上的涂膠頭,其中:涂膠頭內置與控制器相連的電機,通過活動設置于縱橫結構的裝配機架上實現自動化二維涂膠,由限位塊及梳齒組成的夾具固定設置于裝配機架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塊的數量為6個,其內側分別與微通道換熱器框架的四個外側面相接觸并實現框架限位;所述的梳齒設置于限位塊的內部區域并與翅片相接觸,實現翅片限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梳齒的寬度為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緊密固定是指:把微通道換熱器框架置于裝配機構的裝配臺上并用夾具夾緊;然后升起一側兩根扁管之間的兩對梳齒,使得扁管間距稍微變大,最后放入翅片并收起梳齒,依次實現每兩根扁管之間翅片的裝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涂膠是指:由控制器控制涂膠頭,在扁管與翅片接觸的一條線上涂布導熱黏膠;并按照扁管的排列順序完成所有扁管和翅片的膠連。
8.一種根據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和扁管組成的換熱器框架以及設置于換熱器框架內的若干翅片,其中:集流管上設有用于插入扁管的槽道,扁管內部含有多個微通道結構;
所述的翅片與集流管之間的空隙處設有防腐蝕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防腐蝕材料為海綿或塑料,以防止翅片與集流管接觸形成的電化學腐蝕。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翅片由經過表面處理的鋁箔軋制而成,翅片寬度比扁管間距大0.01-0.0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089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