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0825.4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8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高俊;林晨陽;金林毅;王鼎元;朱興翔;張徐瑋;王子源;楊捷;許青蕓;崔琛煒;姚平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七寶中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1/00 | 分類號: | 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勝康律師事務所 31263 | 代理人: | 張堅 |
| 地址: | 20110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臂 殘疾 演奏 吉他 機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現代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傳感器科學的長足進步,對于機器人和機械手也不僅僅局限于可編程操作的簡單化執行,其研究和應用步入更深層次,尤其是機器人智能化更引人關注。機器人的設計也不僅僅限制在工業環境的需求設計中,而向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擴展,出現了如娛樂、導游等各種不同的機器人。
音樂機器人屬于娛樂類特種機器人,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管樂演奏機器人,如薩克斯管演奏機器人、小號演奏機器人等;弦樂演奏機器人,如小提琴演奏機器人、三弦琴演奏機器人等;鍵盤樂器演奏機器人,如鋼琴演奏機器人、木琴演奏機器人等。目前對于音樂機器人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但這些機器人大都僅是出于科學研究的目的而研制的,通常僅在科研機構或者展覽中可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不廣泛。
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盲人通過拉二胡、吉他等等樂器賣藝求得一條生路,也經常可見手臂殘缺的殘疾人在街上乞討。如果可以為手臂殘缺者設計一種結構相對簡單的、可以演奏樂器的機械手,這樣他們便可以利用這種機械手引起人們的關注,更好的改善他們的境遇。而目前尚無這種機械手的存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結構上的空白,提出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通過設計一種可彈奏吉他的機械義肢,使殘疾人也可演奏吉他。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至少包括第一義肢,所述第一義肢具有臂部、用于該臂部固定在臂殘肢上的連接件以及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包括:
導軌,選擇性夾持在吉他的琴頸上,且沿琴頸長度方向設置;
由所述導軌支撐的滑塊,在第一伺服舵機驅動沿該導軌滑動;所述滑塊上設有在執行機構驅動下選擇性的朝所述琴頸伸出的下壓件,所述下壓件上設有3個垂直于所述導軌設置的導桿,當所述滑塊移動到任意一個演奏位置時,這3個導桿依次對應琴頸上四個連續品柱間的三個間隔區域;各導桿上分別套設有一壓塊,該些壓塊由第二伺服舵機驅動相對所述導桿滑動;
另外,該機械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存儲有演奏樂曲的信息,并基于演奏樂曲的信息控制所述第一伺服舵機、執行機構和第二伺服舵機,以驅動所述滑塊、滑塊上的下壓件以及壓塊進行動作。
所述機械裝置還包括第二義肢,所述第二義肢上設有用于固定在臂殘肢上的連接件,可選擇性的與吉他琴身固定的夾持件,以及一個撥弦機構,該撥弦機構上安裝有撥片,所述撥片對應于吉他音孔設置,并在撥弦機構的控制下撥動吉他弦,所述撥弦機構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機械裝置還包括一用于佩戴在人體頭部的頭戴機構,所述頭戴機構上設有與所述控制系統連接的三軸陀螺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計兩種相互配合的第一義肢和第二義肢,供單臂或雙臂殘缺的殘疾人根據自身身體條件使選擇用,并實現了彈奏吉他。該機械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和高靈活性的特點,需要驅動的元件數目少,使用的機械裝置少,大大的節約了成本,而且大幅降低了重量和能耗,適用于殘疾人在戶外表演使用。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其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發明上述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義肢手部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一義肢手部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3所示,標號分別表示:
第一義肢臂部1、連接桿2、夾持件3、第一導桿4、第二導桿5、壓塊6、滑塊7、下壓件8、執行機構9。
參見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供手臂殘疾者演奏吉他的機械裝置,該裝置主要由控制系統、第一義肢、第二義肢、頭戴機構構成。其中:
第一義肢
所述第一義肢具有第一義肢臂部1和固定在第一義肢臂部1上的手部。
第一義肢臂部1上設置有用于固定在人體臂殘肢上的連接件,另外根據使用者手臂缺失程度不同,第一義肢臂部1上可設置關節或不設置關節。由于這種義肢結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習見技術手段,故在此不再贅述,并不提供具體的圖形示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七寶中學,未經上海市七寶中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08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仿生結構的Al2O3陶瓷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螺紋副自動裝配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