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型絕緣子鹽密在線監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80751.4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5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潤晶;陳風航;王斌;劉明慧;李晨明;宋翰彪;余春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4 | 分類號: | G01N27/04 |
| 代理公司: | 遼寧沈陽國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李叢 |
| 地址: | 118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型 絕緣子 在線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系統輸電線路中的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型絕緣子鹽密在線監測裝置,該檢測裝置可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輸電線路、發電廠、變電站、污染嚴重地區和霧霾地區需要實時監控的場所。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對于已經投入使用高壓輸電線路、發電廠、變電站等場所的絕緣子及外絕緣設備應當每年至少檢測一次其表面污穢程度,以衡量是否可能引起污閃事故,并作為判斷絕緣子及外絕緣設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換的依據。目前,電力系統常規做法是是先將幾個絕緣子掛在距離地面一定距離輸電線路桿塔上,每年定期取下進行測量,通過測量數據來判斷該地區污染狀況,以此作為判斷依據。目前,全國霧霾天氣日趨嚴重,一年測一次不能及時反映污染狀況,況且這種離線模擬進行絕緣子鹽密所測試數據也是不準確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智能型絕緣子鹽密在線監測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絕緣子鹽密離線測量,數據不準確、不及時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集終端連接電源,采集終端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整理出測量結果,通過公眾移動網絡傳遞到數據接收工作站或者指定的手機,所述的數據工作站連接到MIS網。
所述的采集終端包括電導傳感器、8051單片機和GSM?Modem通訊組件;電導傳感器將采集到的環境鹽密值送到8051單片機,8051單片機內設定環境的污穢程度值,將采集到的數據與預定值做對比,確定環境的污穢等級,將環境的污穢等級和測量值經過GSM?Modem通訊組件輸出。
所述的電源包括蓄電池及太陽能板。
所述的數據工作站為數據庫Web服務器,數據庫Web服務器將數據進行整理,制定出監測報表,進行趨勢分析。
所述的數據庫Web服務器連接查詢計算機,查詢計算機接入到MIS網,可以查詢數據庫Web服務器的報表和趨勢分析情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實時智能監測絕緣子的鹽密程度,并將檢測數據及時傳送到工作站數據庫,經過MIS網,便于MIS計算機查詢。解決了現有的絕緣子鹽密離線測量,測試數據不準確和不及時等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框圖。
圖中,1、太陽能板,2、電導傳感器,3、8051單片機,4、GSM?Modem通訊組件,5、采集終端,6、公眾移動網,7、手機卡信息接收器,8、數據庫Web服務器,9、MIS網,10、查詢計算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電導傳感器(2)和8051單片機(3),GSM?Modem通訊組件(4),組成了采集終端(5),太陽能板(1)為采集終端(5)供電,電導傳感器(2)將采集到的環境鹽密值送到8051單片機(3),8051單片機(3)內設定環境的污穢程度值,將采集到的數據與預定值做對比,確定環境的污穢等級,將環境的污穢等級和測量值經過GSM?Modem通訊組件(4),通過公眾移動網絡(6),傳送給手機卡信息接收器(7),再傳送給數據庫Web服務器(8),數據庫Web服務器(8)將數據進行整理,制定出監測報表,進行趨勢分析,數據庫Web服務器(8)和查詢計算機(10)都接入到MIS網(9),任意一臺查詢計算機(10)可以查詢數據庫Web服務器(8)的報表和趨勢分析情況。徹底解決了離線測試數據不十分準確、不及時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丹東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07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航模的輸電線路覆冰檢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地理教學用圖片懸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