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80028.6 | 申請日: | 2013-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5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陸從相;李立新;李明亮;鄧先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C7/20 | 分類號: | A01C7/20;A01C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大蒜 自動 播種機 蒜瓣 定向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播種大蒜的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方法及裝置。背景技術
大蒜人工種植時人處于半蹲狀態,勞動強度很大,生產效率較低,不法實現大面積的種植。根據農藝學的要求,大蒜種植時需保持蒜尖向上,由于蒜瓣的形體差別較大,蒜尖不能有效識別一直制約著大蒜種植的機械化。現有技術中公開的蒜尖識別辦法有錐形螺紋導向法,靠大蒜與螺紋管內壁的摩擦力來識別;錐斗識別法,在錐斗的底部留上一定尺寸的孔,蒜尖能通過孔蒜瓣基本不能通過,讓后再給一個翻轉部件來實現蒜尖向上;還有其它結構相對復雜,經過多個環節分步識別的方法。上述的識別方法因為蒜瓣外形的變動量比較大,實際識別率都比較低,使用不便,常常由于蒜瓣的形體差別造成堵管、不同種蒜瓣適應性差等一系列問題,使得識別率很難達到種植的直立度要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蒜尖蒜瓣易堵管,定向困難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裝置,其運用重力原理與相應的定向裝置相組合,有效實現了大蒜自動播種時的蒜尖定向難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裝置,其主要包括支架、接蒜錐斗、控制柵門、定向圓筒、內置導向板、旋轉底盤和接蒜U形槽,所述的支架下部設置有支撐板,電機通過電機固定螺栓固定安裝在支架上,電機調速器與電機對應相連并安裝在支架一側,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通過銷軸與旋轉底盤相連,保護罩下端與支撐板相連,保護罩上端設置有上蓋板,接蒜錐斗與上蓋板固定相連,定向圓筒和內置導向板通過聯接塊和固定螺栓與保護罩相連,內置導向板與接蒜錐斗下端對應并設置在定向圓筒內,定向圓筒設置在旋轉底盤上,接蒜U型槽與定向圓筒對應設置在保護罩一側,控制柵門通過控制柵門支承座安裝在保護罩上蓋板上,接蒜U型槽通過螺栓固定在保護罩上。
所述的內置導向板為L型結構,其L型的長段和L型的短段的夾角為30~60度。所述的內置導向板L型的短段和控制柵門形成的夾角為90度。所述的定向圓筒內壁均勻設置有豎條狀淺槽紋。所述的控制柵門開閉是由排種器軸通過連桿機構于其聯接實現的,開閉的頻率和排種器的排種頻率相同。所述的保護罩結構為圓筒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裝置,其運用重力原理與相應的定向裝置相組合,采用旋轉底盤、定向圓筒和內置導向板相結合的定向機構,通過控制柵門和接蒜U形槽的配合,實現定向,該定向結構簡單、識別率高,由于采用的是重心的識別方法,性能穩定,識別率大于93%。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圖1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軸側裝配原理示意圖。
圖中:1、支架,2、保護罩,3、定向圓筒,4、上蓋板,5、接蒜錐斗,6、固定螺栓,7、聯接塊,8、內置導向板,9、接蒜U型槽,10、旋轉底盤,11、銷軸,12、電機,13、電機調速器,14、蒜瓣,15、電機固定螺栓,16、控制柵門,17、支撐板,18、控制柵門支承座。
具體實施方式
按上述標號敘述實施動作詳細過程。
如圖1、2、3所示,所述的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裝置,其主要包括支架1、接蒜錐斗5、控制柵門16、定向圓筒3、內置導向板8、旋轉底盤10和接蒜U形槽9,所述的支架2下部設置有支撐板17,電機12通過電機固定螺栓15固定安裝在支架1上,電機調速器13與電機12對應相連并安裝在支架1一側,電機12的動力輸出軸通過銷軸11與旋轉底盤10相連,保護罩2下端與支撐板17相連,保護罩2上端設置有上蓋板4,接蒜錐斗5與上蓋板4固定相連,定向圓筒3和內置導向板8通過聯接塊7和固定螺栓6與保護罩2相連,內置導向板8與接蒜錐斗5下端對應并設置在定向圓筒3內,定向圓筒3設置在旋轉底盤10上,接蒜U型槽9與定向圓筒3對應設置在保護罩2一側,控制柵門16通過控制柵門支承座18安裝在保護罩2的上蓋板4上,接蒜U型槽9通過螺栓固定在保護罩2上。
所述的內置導向板8為L型結構,其L型的長段和L型的短段的夾角為30~60度。所述的內置導向板8的L型的短段和控制柵門16形成的夾角為90度。所述的定向圓筒3內壁均勻設置有豎條狀淺槽紋。所述的控制柵門16開閉是由排種器軸通過連桿機構于其聯接實現的,開閉的頻率和排種器的排種頻率相同。所述的保護罩2結構為圓筒形。
實施時,所述的用于大蒜自動播種機的蒜瓣定向裝置和氣吸式排種器配合使用,排種器取出單粒蒜瓣后,落入本裝置的接蒜錐斗5,在旋轉底盤10的旋轉作用下,蒜瓣運動起來,運動的過程中經過內置導向板8的作用運動到控制柵門16處,控制柵門16打開后蒜瓣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導向圓筒3運動,因為蒜瓣的重心處下半部分最厚處所以先接觸到導向圓筒3,在導向圓筒3壁的摩擦力的作用實現定向,最后由接蒜U形槽9導出蒜瓣14。旋轉的速度根據不同批次蒜瓣的大小適量微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800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