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9791.7 | 申請日: | 2013-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33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宇;汪彥;蔡重凱;程華明;李電;杜俊杰;秋勇;朱重陽;李云飛;金百榮;洪金琪;呂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電力局;南京拓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5/04 | 分類號: | G01R15/04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精度 可調 電流 變送器 | ||
1.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機箱(18),所述的機箱(18)內安裝有信號變換部分(19)和變比切換控制部分(20);其中所述的信號變換部分(19)通過線路與變比切換控制部分(20)相連;所述的變比切換控制部分(20)通過RS485總線與后臺監控主機(30)相連;所述的信號變換部分(19)通過線路與一次電流互感器(28)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變換部分(19)包括二次電流互感器(29)和微型接觸器;所述的微型接觸器包括第一微型接觸器(11)、第二微型接觸器(12)、第三微型接觸器(13)、第四微型接觸器(14)、第五微型接觸器(15)、第六微型接觸器(16)、第七微型接觸器(17);其中所述的二次電流互感器(29)分別通過線路與第一微型接觸器(11)、第二微型接觸器(12)、第三微型接觸器(13)、第四微型接觸器(14)、第五微型接觸器(15)、第六微型接觸器(16)、第七微型接觸器(17)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電流互感器(29)包括一次繞組(35)和二次繞組(36);其中所述的一次繞組(35)上分別連接有第一抽頭(1)、第二抽頭(2)、第三抽頭(3)、第四抽頭(4)、第五抽頭(5)、第六抽頭(6)、第七抽頭(7);其中所述的第一抽頭(1)通過線路與第一微型接觸器(11)相連;所述的第二抽頭(2)通過線路與第二微型接觸器(12)相連;所述的第三抽頭(3)通過線路與第三微型接觸器(13)相連;所述的第四抽頭(4)通過線路與第四微型接觸器(14)相連;所述的第五抽頭(5)通過線路與第五微型接觸器(15)相連;所述的第六抽頭(6)通過線路與第六微型接觸器(16)相連;所述的第一微型接觸器(11)、第二微型接觸器(12)、第三微型接觸器(13)、第四微型接觸器(14)、第五微型接觸器(15)、第六微型接觸器(16)并聯后通過線路分別與第七微型接觸器(17)和一次電流互感器(28)相連;所述的第七抽頭(7)分別通過線路與第七微型接觸器(17)和一次電流互感器(28)相連;所述的二次繞組(36)上分別連接有第八抽頭(8)和第九抽頭(9);所述的第八抽頭(8)和第九抽頭(9)之間連接有功率負載電阻R1。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微型接觸器(11)、第二微型接觸器(12)、第三微型接觸器(13)、第四微型接觸器(14)、第五微型接觸器(15)、第六微型接觸器(16)采用3極主觸點微型接觸器;所述微型接觸器的3極主觸點的每1個極分別與三相交流電中的一相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電流互感器(29)采用整體樹脂密封。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高精度可調電流變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比切換控制部分(20)包括8開入8開出的IO模塊、微型接觸器、選擇開關(10)和萬能轉換開關(31);其中所述的選擇開關(10)包括手動觸點(101)和自動觸點(102);所述的第一微型接觸器(11)包括第一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13)、第一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11)和第八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12);所述的第二微型接觸器(12)包括第二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23)、第二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21)和第九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22);所述的第三微型接觸器(13)包括第三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33)、第三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31)和第十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32);所述的第四微型接觸器(14)包括第四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43)、第四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41)和第十一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42);所述的第五微型接觸器(15)包括第五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53)、第五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51)和第十二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52);所述的第六微型接觸器(16)包括第六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63)、第六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61)和第十三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62);所述的第七微型接觸器(17)包括第七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73)和第七微型接觸器常閉輔助觸點(171);所述的第一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11)、第二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21)、第三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31)、第四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41)、第五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51)、第六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61)通過線路并聯后,一端與選擇開關(10)并聯后接外部電源,另一端與第七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73)串聯連接;所述的8開入8開出的IO模塊包括第一開出(21)、第二開出(22)、第三開出(23)、第四開出(24)、第五開出(25)、第六開出(26)、第七開出(27);所述的第一開出(21)通過線路與第一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13)相連;所述的第二開出(22)通過線路與第二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23)相連;所述的第三開出(23)通過線路與第三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33)相連;所述的第四開出(24)通過線路與第四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43)相連;所述的第五開出(25)通過線路與第五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53)相連;所述的第六開出(26)通過線路與第六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63)相連;且所述的第一開出(21)、第二開出(22)、第三開出(23)、第四開出(24)、第五開出(25)、第六開出(26)通過線路并聯后再與第七微型接觸器常閉輔助觸點(171)相連;所述的萬能轉換開關(31)包括第一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1)、第二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2)、第三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3)、第四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4)、第五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5)、第六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6);第一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1)、第二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2)、第三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3)、第四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4)、第五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5)、第六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6)通過線路并聯后再與手動觸點(101)相連;所述的第一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1)通過線路與第一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13)相連;所述的第二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2)通過線路與第二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23)相連;所述的第三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3)通過線路與第三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33)相連;所述的第四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4)通過線路與第四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43)相連;所述的第五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5)通過線路與第五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53)相連;所述的第六萬能轉換開關觸點(316)通過線路與第六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63)相連;所述的第一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13)通過線路與第八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12)相連;所述的第二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23)通過線路與第九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22)相連;所述的第三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33)通過線路與第十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32)相連;所述的第四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43)通過線路與第十一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42)相連;所述的第五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53)通過線路與第十二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52)相連;所述的第六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63)通過線路與第十三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62)相連;所述的第八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12)、第九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22)、第十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32)、第十一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42)、第十二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52);第十三微型接觸器常開輔助觸點(162)通過線路并聯后再與第七開出(27)相連;所述的第七微型接觸器常閉輔助觸點(171)和第七開出(27)通過線路并聯后再與自動觸點(102)相連;所述的第一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13)、第二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23)、第三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33)、第四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43)、第五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53)、第六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63)、第七微型接觸器的吸合線圈(173)并聯后通過線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電力局;南京拓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紹興電力局;南京拓為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979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