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片劑、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片劑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79157.3 | 申請日: | 2013-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03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長谷部由紀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谷部由紀夫 |
| 主分類號: | A23L1/29 | 分類號: | A23L1/29;A23L1/32;A23P1/06;A23P1/02;A61K8/65;A61K8/64;A61K8/98;A61Q19/00;A61Q5/12;A61Q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朱丹 |
| 地址: | 日本國東京都涉谷區***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蛋殼 粉末 片劑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片劑、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片劑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人的皮膚由位于表面的表皮層和其下面的結締組織性的真皮層構成。構成表皮層的蛋白質主要是角蛋白,角蛋白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另外,表皮層中所包含的黑色素(色素)具有防護紫外線的作用。另一方面,構成真皮層的蛋白質主要是膠原蛋白,其他由彈性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粘蛋白構成。
構成真皮層的膠原蛋白主要是α1(I)型膠原蛋白(以下稱為“(I)型膠原蛋白”)和α1(III)型膠原蛋白(以下稱為“(III)型膠原蛋白”)。(I)型膠原蛋白主要發揮維持皮膚結構的作用,(III)型膠原蛋白主要發揮對皮膚賦予柔軟性的作用。
皮膚中的(I)型膠原蛋白和(III)型膠原蛋白的比例并非固定不變,而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化。如也被稱為胎兒型膠原蛋白那樣,(III)型膠原蛋白與皮膚老化具有密切關系,在胎兒時期最多,從10歲起開始減少,之后日趨減少。例如,在15周的胎兒皮膚中,(III)型膠原蛋白比(I)型膠原蛋白多,但是,在成人中,(I)型膠原蛋白/(III)型膠原蛋白的比率約為3。
只要能夠增加皮膚中的(III)型膠原蛋白的比例,便能夠阻止因年齡增加而引起的皮膚老化,防止皮膚變粗糙,從而將皮膚保持為光滑、柔軟、滋潤的狀態。從這一點出發,嘗試著開發了各種能夠促進膠原蛋白、特別是(III)型膠原蛋白的生成的化妝料或營養劑(維生素劑等),并且被實用化。
蛋殼膜是位于雞蛋等禽類蛋的蛋殼內側的膜,由內外兩層構成,外蛋殼膜緊貼在蛋殼內面上,內蛋殼膜包裹蛋白。蛋殼膜由結實的纖維性蛋白質構成,以卵角蛋白(Ovokeratin)和卵粘蛋白(Ovomucin)為主要成分。如以前在相撲室中也被使用于擦傷等的治療中那樣,已知蛋殼膜具有促進皮膚再生的作用,最近,有報告稱蛋殼膜具有促進特別是也被稱為胎兒型膠原蛋白的(III)型膠原蛋白的生成的作用。
作為使用這樣的蛋殼膜的技術,例如由本案申請人提出了含有粉碎成粉末狀的蛋殼膜的片劑或點心類等(專利文獻1、2)。例如,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片劑中,使用丘比株式會社銷售的蛋殼膜粉末。該蛋殼膜粉末具有90%以上通過70目篩的粒度(非專利文獻1)。另外,70目也取決于篩眼的規格,相當于篩眼孔徑為約213μm左右。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點心類中,使用通過150目(篩眼孔徑為104μm)標準篩的粒子的含有比例為70wt%以上的蛋殼膜粉末。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86260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65421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丘比株式會社、EM粉末300的產品目錄http://www.kewpie.co.jp/finechemical/products/pdf/01d/em300/em300_pamph.pdf#search=‘EM粉末300’
發明內容
另一方面,蛋殼膜以纖維狀蛋白質為主要成分,具有網狀結構。而且,該蛋白質相對于酸、堿、蛋白酶比較穩定且不溶于水(非專利文獻1)。即,構成蛋殼膜的材料本身如上所述以網狀結構的纖維質為主要成分而構成,并且難溶于水等,因此,本來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要求進一步改善消化吸收率。
為了改善消化吸收率,例如可以舉出如下那樣的方法,即,通過(1)利用酸、堿等對蛋殼膜進行水解處理、或者(2)更細地進行粉碎而增大蛋殼膜粒子的每單位體積的表面積,從而提高每單位時間溶解或析出蛋殼膜成分的效率的方法等。但是,在水解處理中,由于利用的是化學反應,因此,還容易產生在水解過程中蛋殼膜中所包含的各種活性組分劣化或改性這樣的缺點。考慮到這一點的話,認為將蛋殼膜機械性地粉碎較為有利。
另一方面,為了調查將蛋殼膜更細地粉碎時的效果,本案申請人對為了提高蛋殼膜的消化吸收率而以70篩目進行分級處理后得到的蛋殼膜和以150篩目進行分級處理后得到的蛋殼膜進行了比較調查。但是,兩者之間完全未發現顯著差異。即,蛋殼膜的消化吸收率并非單純地與粒徑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即使以專利文獻1、2所例示的級別來改變粒徑并將蛋殼膜粉碎,也無法期望進一步提高消化吸收率。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相比現有技術進一步改善了消化吸收率的含蛋殼膜的微粉末及使用該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的片劑、和該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含蛋殼膜的微粉末的片劑的制造方法。
上述課題通過以下的本發明來實現。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谷部由紀夫,未經長谷部由紀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91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