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貼片式懸臂梁扭轉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8044.1 | 申請日: | 2013-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3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廷海;包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B37/00 | 分類號: | F16B37/00;F16B39/02;F16H25/24;H02N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貼片式 懸臂梁 扭轉 振動 工作 模式 解鎖 螺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利用螺紋副連接的緊固件及傳動件領域。
背景技術
基于螺紋副形式的緊固件與傳動件在當今各行業中的裝備、系統、裝置及機構中應用十分廣泛。對于螺紋副連接副來講,主要存在兩種工作狀態,分別為螺紋自鎖狀態和非自鎖狀態,其中后者也可稱為解鎖狀態。對于螺紋副的自鎖工作狀態,所采用的螺紋副一般應滿足螺紋自鎖條件,即螺紋升角小于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主要應用場合為零部件的緊固、滑動傳動導軌以及進行力傳遞的千斤頂等方面;對于螺紋副的解鎖工作狀態,即滿足螺紋升角大于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主要是利用螺母與螺桿間的旋合傳遞系統的運動和動力輸出,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實現旋轉運動與直線運動間的轉換,二是用于調整系統中各零部件間的相互位置,三是以較小的輸入轉矩獲得較大的輸出推力等。目前,對于螺紋副間自鎖與解鎖兩種工作狀態的轉換與控制,往往需要同時采用具有自鎖功能的自鎖螺母與相應解鎖機構聯合工作才能實現,這類通過附加解鎖結構方式實現螺紋副的自鎖與解鎖狀態轉換功能的機構存在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制作成本高等問題,限制了螺紋副緊固件與傳動件的應用場合。
發明內容
為了方便、快速、靈活地實現螺紋副間自鎖與解鎖兩種工作狀態的轉換與控制,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貼片式懸臂梁扭轉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
所述貼片式懸臂梁扭轉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是由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多片它激式伸縮片組成;
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為懸臂梁約束方式,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為T型設計結構,其T型大直徑端采用懸臂梁約束方式并加工有若干個用于安裝固定用的定位孔;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的內圓面上設置有內螺紋,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的內螺紋中旋轉連接有螺桿,內螺紋的螺紋升角小于內螺紋與螺桿連接螺紋副間的當量摩擦角;在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的外圓面上,繞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平面,每個平面上都設置有一片或多片它激式伸縮片,并使每片它激式伸縮片的一個平面都與平面連接,所有它激式伸縮片都沿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的軸線方向排列,所有它激式伸縮片的伸縮方向與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的軸線之間有夾角a,且同一列隊中的相鄰它激式伸縮片以夾角a為正角度、負角度的方位形式間隔排列,并使其正角度與負角度的絕對值相等且小于90度;所述它激式伸縮片的它激頻率在超聲波頻段內;同一圓周上的所有它激式伸縮片可單獨或成組驅動,在成組驅動時其驅動相位都相同,每個平面上的相鄰它激式伸縮片的驅動相位相同。
本發明能在它激式伸縮片輸入它激驅動信號時,使螺母基體的自鎖工作狀態改變為解鎖工作狀態,即螺紋副間的摩擦系數大幅度減小,使螺母基體與螺桿之間的自鎖工作狀態消失。本發明還具有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的優點,可用于機械傳動系統中的通斷、定位及速度控制等方面,擴展了螺紋副緊固件與傳動件的應用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貼片式懸臂梁扭轉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中旋轉連接有螺桿1-4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貼片式懸臂梁扭轉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每個平面1-1上在設置有多個它激式伸縮片2后旋轉連接有螺桿1-4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貼片式懸臂梁扭轉振動工作模式的可解鎖螺母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4中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4中C-C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4中D-D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9是具體實施方式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進行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是由懸臂梁狀態的螺母基體1、多片它激式伸縮片2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80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