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樞接結構及應用該樞接結構的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7343.3 | 申請日: | 2013-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6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范清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1/04 | 分類號: | F16C11/04;F16C11/12;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應用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的結構零部件,特別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的樞接結構。?
背景技術
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通常包括一熒幕以及一主機,熒幕接收來自設置于主機內系統的顯示信號以顯示畫面。在電子裝置使用時,熒幕往往容易受到外力觸碰而晃動,因此如何抑制熒幕晃動的位移以及控制熒幕晃動的頻率一直都是電子裝置設計上的重點之一。?
一般而言,傳統制造商除了在系統端及熒幕端加強結構設計外,也會通過一設置于熒幕與主機連結處的樞接結構,利用其所所產生的扭力減少熒幕晃動。然而,為了有效抑制熒幕的震動或晃動,樞接結構中的鉸鏈的體積必須隨之增加以提供更大的扭力,如此將不利于電子裝置內部空間上的利用。另外,系統端及熒幕端也必須在結構上進行調整,以相容具有不同規格的鉸鏈,實屬不便。因此,一種可以有效抑制晃動的樞接結構即高度被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樞接結構,通過增加樞接結構部分元件之間的摩擦力,加強二個基座之間的穩定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應用于一電子裝置的樞接結構,其包括:一第一基座、一第二基座、一扭力單元及一連桿。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側緣與一相對該第一側緣的第二側緣,且包括一滑槽及一穿孔。滑槽自一第一端部實質由該第一側緣朝向該第二側緣延伸至一第二端部,穿孔則位于該滑槽的第二端部與該第二側緣之間。第二基座包括一第一轉軸,其中該第一轉軸穿過該穿孔并繞該穿孔的中心樞轉。扭力單元連結于該第一轉軸并提供扭力于該第一轉軸。連桿樞設于該第二基座,且包括一以可滑動方式設置于?該滑槽內的凸柱,其中該第二端部的寬度較該第一端部的寬度窄,且該凸柱的寬度大于該第二端部的寬度。?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該滑槽包括一第一段以及一連結于第一段的第二段。第一段位于該第一端部與一參考點之間,第二段位于該參考點與該第二端部之間,其中該凸柱的寬度小于或等于該第一段的寬度,且該凸柱的寬度大于該第二段的寬度。在第二基座相對于第一基座樞轉的過程中,為逐漸兩者間的摩擦力,滑槽的第一段的寬度自該第一端部朝該參考點的方向上漸減,且滑槽的第二段的寬度自該參考點朝該第二端部的方向上維持相同。通過上述配置,該第一基座繞該第二基座的穿孔的樞轉驅動該凸柱自該第一段滑向該第二段,且當該凸柱位于該第二段時,該滑槽受該凸柱的壓迫而變形。?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基座包括一第二轉軸,該第二轉軸相鄰該第一轉軸,且該連桿樞設于該第二轉軸,其中。該連桿的長度大于該第二轉軸與該第一轉軸之間的距離。?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基座以及該凸柱至少其中之一者由彈性材料制成,其中該彈性材料包括鋁、塑膠。?
本發明也提供一種包括上述樞接結構的電子裝置,其中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模塊與一第二模塊。樞接結構的第一基座設置于該第一模塊,且樞接結構的該第二基座設置于該第二模塊。?
本發明的樞接結構通過一設置于二個基座之間的連桿,增加二個基座相對樞轉時彼此之間的摩擦力,以加強抑制震動或晃動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樞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2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樞接結構的元件分解圖;?
圖3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樞接結構的側視圖,其中第二基座位120于第一位置;?
圖4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樞接結構的側視圖,其中第二基座位120于第二位置;?
圖5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樞接結構的側視圖,其中第二基座位120于第三位置;?
圖6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應用圖1的樞接結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1~電子裝置;?
3~第一模塊;?
5~第二模塊;?
10~樞接結構;?
110~第一基座;?
111~第一固定部;?
113~第一連結部;?
113a~第一側緣;?
113b~第二側緣;?
115~穿孔;?
117~滑槽;?
117a~第一端部;?
117b~第二端部;?
117c~參考點;?
120~第二基座;?
121~第二固定部;?
123~第二連結部;?
125~第一轉軸;?
127~第二轉軸;?
130~扭力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73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抑制新生血管的小肽及其應用
- 下一篇:從辣木葉中提取辣木皂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