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H-面波導功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6016.6 | 申請日: | 2013-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74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清源;譚宜成;丁金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賽納賽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5/16 | 分類號: | H01P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波導 功分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功分器,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等相位H-面波導二路功分器。
背景技術
功分器是現代微波通信和軍事電子系統中的一種通用原件。波導功分器由于其功率容量高、插入損耗低等特點,?應用十分廣泛。二路波導功分器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通過串接構成多路功分網絡,用于相控陣雷達、天線陣以及功率合成等領域。已有的二路波導功分器主要包括E-面T型分支,?H-面T型分支,波導魔T,H-面波導裂縫電橋等。其中前兩種器件由于兩個輸出端之間隔離度低,任意一個輸出端口的失配都會嚴重影響功率分配的幅度和相位精度。?波導魔T的輸出端口之間有很好的隔離,而且兩個輸出端口之間的相位相同,但其四個波導的軸線方向分別指向三個互相垂直的方向,成復雜的三維立體結構,加工難,成本高,而且器件在長寬高三個方面都比較大,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特別是波導魔T不適合作為單元串接構成多路功分網絡。H-面波導裂縫電橋的輸入輸出波導的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由此可以串接構成所有波導軸線位于同一平面的多路功分網絡。這種功分網絡可以分為底座和蓋板,分別利用傳統的數控銑切技術一次性方便地加工,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加工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已有的H-面波導裂縫電橋的兩個輸出端口之間存在固有的90度相位差。在要求同相位輸出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串接構成多路功分網絡時,需要對各級功分器輸出端口的相位之間進行寬帶補償。特別是在多路功分網絡小型化設計時,相位補償電路會使器件體積和設計難度大大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相位相同的H-面波導功分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H-面波導功分器,包括耦合腔,還包括與耦合腔連通的輸入端口、隔離端口B、隔離端口C、隔離端口A與輸出端口A、輸出端口B;所述輸入端口位于耦合腔的前端面,隔離端口A位于耦合腔的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為耦合腔互相對立的兩個對立面,隔離端口B和隔離端口C?分別位于輸入端口的兩側,輸出端口A、輸出端口B分別位于隔離端口A兩側;輸入端口、隔離端口B、隔離端口C、輸出端口A與輸出端口B、輸出端口C中至少3個端口中心處電場垂直分量大于水平分量。
在所述耦合腔的左內壁設置有左凹槽B,且左凹槽B的開口方向指向耦合腔內部;在所述耦合腔的右內壁設置有右凹槽C,且右凹槽C的開口方向指向耦合腔內部。
所述耦合腔為左右對稱形狀,所述左凹槽B與右凹槽C相對于耦合腔左右對稱排布。
所述耦合腔上內壁或/和下內壁設置有至少一個調節耦合用的耦合體,上內壁和下內壁均為耦合腔互相對立的兩個對立面;耦合體為凹槽或金屬凸臺;所述凹槽的開口方向指向耦合腔內部,所述金屬凸臺的凸起方向指向耦合腔內部。
耦合腔為左右對稱形狀,凹槽A或金屬凸臺在耦合腔內對稱排布在輸入端口法線的兩側。即凹槽A或金屬凸臺以輸入端口的前后向軸線為對稱軸數目等均地對稱排布在該前后向軸線的兩側。
所述輸入端口、隔離端口B、隔離端口C、隔離端口A、輸出端口A、輸出端口B均為矩形波導或脊波導或帶線或同軸結構。一般的,所述輸入端口的橫截面、隔離端口B的橫截面、隔離端口C的橫截面、隔離端口A的橫截面、輸出端口A的橫截面、輸出端口B的橫截面均為矩形。
輸入端口和隔離端口A為左右對稱形狀,所述輸入端口的前后向軸線與隔離端口A的前后向軸線重合。
隔離端口B和隔離端口C相對于輸入端口的法線左右對稱排布,輸出端口A和輸出端口B相對于隔離端口A的法線左右對稱排布;耦合腔以輸入端口的法線為對稱軸呈左右對稱結構。一般的,隔離端口B和隔離端口C相對于輸入端口的前后向軸線對稱排布,輸出端口A和輸出端口B相對于隔離端口A的前后向軸線左右對稱排布;耦合腔以輸入端口的前后向軸線為對稱軸呈左右對稱結構。
輸入端口、隔離端口B、隔離端口C、隔離端口A與輸出端口A、輸出端口B上均設置有過渡段。
所述輸入端口的上表面、隔離端口B的上表面、隔離端口C的上表面以及隔離端口A的上表面、輸出端口A的上表面、輸出端口B的上表面均與耦合腔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個平面內。?
該H-面波導功分器相對于輸入端口的前后向軸線為左右對稱結構。前后向軸線為前端面指向后端面的軸線。
為了方便設計計算,耦合腔以矩形體結構為佳,輸入端口的橫截面、隔離端口B的橫截面、隔離端口C的橫截面、隔離端口A的橫截面、輸出端口A的橫截面、輸出端口B的橫截面均以矩形為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賽納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賽納賽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60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