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GSM技術的高校實驗室監控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5273.8 | 申請日: | 2013-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49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胡敬敬;樓旭陽;王禹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gsm 技術 高校 實驗室 監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和測量監控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基于GSM技術的高校實驗室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一種廣泛應用于世界的數字移動電話系統,是我國目前覆蓋面最廣、功能最強、用戶最多的移動通信系統。GSM短信消息系統快捷方便、并且廉價,其擁有廣泛的用戶,而且GSM短信息已經建立了Internet平臺。移動電話遠程控制作為一個較新的課題與常規的遙控方式相比,顯示出了一定的優越性。短信息服務(Short?Message?Service,SMS)是GSM系統中提供的一種GSM終端(如手機)之間通過服務中心(Service?Center)進行文本信息收發的應用服務,其中由服務中心完成信息的存儲和轉發功能。利用GSM短信息系統進行無線通信還具有雙向數據傳輸功能,性能穩定,為遠程數據傳送和監控設備的通信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支持平臺。SMS以其實現簡單、抗干擾能力強、通信成本低等特點,在遠程無線監控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各高校實驗室也得以飛速發展,實驗室器材占高校固定資產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然而,由于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高校實驗室的監控主要由人工定期巡邏和值守完成,這無法將高校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實時準確地反映給實驗室管理員,并且不利于集中管理,工作效率低,因而,集中實現實驗室的安全維護和管理成了當前各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遠程監控、集中管理實驗室的監控系統,當某個實驗室出現異常時,安裝在該實驗室里的發送平臺會將此時探測到的異常數據發送給監控中心的接收平臺,同時接收平臺會將接收到的異常數據發送給的移動設備,使實驗室管理員立即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實驗室管理員也可以通過編輯短信實時監控實驗室的情況。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GSM技術的高校實驗室監控系統包括發送平臺、接收平臺、移動設備,其中:
所述高校實驗室監控系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包括多個發送平臺;
所述發送平臺通過nRF24L01無線模塊與所述接收平臺連接;
所述接收平臺通過GSM網絡與所述移動設備連接;
所述發送平臺包括STC89C52單片機、nRF24L01無線模塊、由MAX7219與6位數碼管組成的數據顯示模塊、MQ-2煙霧傳感器、SHT10溫濕度傳感器、DYP-ME003人體紅外感應模塊、聲光報警裝置、鍵盤模塊以及電源模塊;所述STC89C52單片機直接通過輸入輸出口檢測MQ-2煙霧傳感器、SHT10溫濕度傳感器、DYP-ME003人體紅外感應模塊數據,并控制MAX7219與6位數碼管組成的數據顯示模塊顯示測量數據;當檢測到的數據超過報警閾值時,通過所述聲光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所述STC89C52單片機與nRF24L01無線模塊連接,將測量信號和報警信息以無線通信方式傳送給接收平臺;所述鍵盤模塊用于控制或設置顯示數據或報警閾值;所述電源模塊分別給所述各個模塊提供電源;
所述接收平臺包括STC89C52單片機、nRF24L01無線模塊、由MAX7219與6位數碼管組成的數據顯示模塊、GSM模塊、鍵盤模塊以及電源模塊;所述nRF24L01無線模塊接收發送平臺傳送的數據,通過STC89C52單片機控制MAX7219在數據顯示模塊中顯示相應數據;所述GSM模塊與STC89C52單片機連接,用于發送測量信號或報警信息給實驗室管理員攜帶的移動設備,以便實驗室管理員能實施相應措施;所述鍵盤模塊實現控制顯示、屏蔽無線通信、取消報警、設置不同用戶手機號等功能;所述電源模塊分別給所述各個模塊提供電源;
所述移動設備主要指用戶手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52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