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伴隨環境保護措施產生的動植物性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75227.8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0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安藤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揮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2F11/04 | 分類號: | C02F11/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伴隨 環境 保護措施 產生 植物性 廢棄物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伴隨環境保護措施產生的動植物性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的生活變得富裕,水源的富營養化、伴隨其產生的水邊的植物浮游生物和外來水生植物的繁殖等已成為大問題。并且,隨著農業、特別是水稻作業的機械化以及省力、低成本化的發展,居民、行政機關對大氣污染的關注日益增加,稻草的野外焚燒對策已逐漸成為大的課題。另外,隨著住宅用地的開發,家畜的飼養設施與住宅用地鄰近的情況增多,畜禽糞便和伴隨其處理產生的惡臭有時也成問題。
湖泊濕地有時作為人們的生活用水或飲用水的水源被使用,但流入了生活廢水、畜產廢水、工廠廢水的湖泊濕地中將產生由作為富營養化指標之一的藍綠藻(青粉)引起的問題。藍綠藻是表示被富營養化的湖泊濕地等中大量產生浮游性的藍藻等植物浮游生物而水面被綠色覆蓋的狀態的術語,有時也表示構成其的藻類。
對人們而言,藍綠藻是利用湖泊濕地的阻礙。例如因藍綠藻而水的溶解氧被消耗,魚類等動物由于氧缺乏等而滅絕,所以對包括鯉魚等的養殖的淡水漁業有巨大的影響。另外,由該魚的尸體產生的異臭以及藍綠藻本身的霉臭損與害湖泊濕地近鄰的生活環境,根據地點也會影響觀光產業。另外,在構成藍綠藻的藍藻中有微囊藻毒素等具有毒性的物,有時對作為水源的湖泊濕地的功能帶來重大的影響。另外,根據情況,有時造成阻塞取水口等的過濾裝置、網等物理性的破壞。在中國,作為湖泊濕地的環境問題已報道有太湖(江蘇省)、滇池(云南省)、巢湖(安徽省)“三湖”的水質污染和藍綠藻異常增殖的問題。
藍綠藻可采用對癥療法物理性地除去。即,從湖泊濕地的水進行抽濾等而濾去藍綠藻使水恢復原樣的方法。然而,大規模進行處理時,關于濾去的藍綠藻的處理還沒有確立有效的處理方法。濾去的藍綠藻會立即腐敗,所以需要迅速地處理,因此期望開發出有效且大規模的藍綠藻處理方法。
另外,為了凈化已被富營養化的湖泊濕地、河川的水質,有時利用水葫蘆等繁殖力旺盛且消耗氮、磷的水草。水葫蘆為南美國原產的水草,因其繁殖力,在全球熱帶·亞熱帶區域大量繁殖,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物種保護委員會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物種之一。
用于水質凈化的水葫蘆的使用關鍵是利用其繁殖力來吸收成為水富營養化原因的水中的氮·磷成分等。此時,需要除去并處理已繁殖的水葫蘆,而在利用了水葫蘆的水質凈化對策的例子中,如何處理在湖泊濕地中積蓄的吸收了氮·磷的水葫蘆將成為問題,大多不是永久性的水質凈化對策。還常遇到好不容易利用水葫蘆吸收湖泊濕地的氮·磷,使其繁殖,但入冬后水葫蘆枯萎,在湖泊濕地中腐敗,進而使湖泊濕地的環境惡化的例子。因此,需要大規模處理水葫蘆等用于環境凈化對策的植物的方法。
另外,近年,隨著對環境污染、特別是對大氣污染的關注的高漲,逐漸開始禁止稻草、麥秸等收獲谷物后的栽培植物的焚燒。對于稻草等的焚燒而言,大量焚燒時會產生煙,對列車、汽車等交通機構帶來巨大的影響,或使大氣中的浮游粒狀物質的濃度增加,導致廣范圍的大氣污染,或者焚燒貴重的生物資源,未將其有效利用,因此,禁止焚燒,鼓勵在農場、田地中還田翻耕稻草等。
但是,僅將收獲后的栽培植物還田翻耕于土壤中則會產生如下的問題。(1)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利用吸收氮(主要為氨),所以作物所吸收的氨變不足,阻礙作物的生長。(2)由于微生物的增殖,土壤中的氧減少,產生被還原的有機酸、硫化氫,阻礙作物的養分吸收。作物為水稻時,易于發生根腐爛或除草劑的藥害。(3)在插秧機、耕作機等作業機器中,稻草、麥秸纏繞,從而使作業效率、精度變差。
因此,需要焚燒以外的有效地大規模處理稻草、麥秸等收獲谷物后的栽培植物的方法。
另外,近年來,由于隨著住宅用地的開發而家畜的飼養設施和住宅用地鄰近的狀況的增加,畜禽糞便及伴隨其處理所產生的惡臭以及河川、地下水的污染對居住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的事例也在不斷增加。
然而,對伴隨這樣的環境保護措施產生的大量的動植物性廢棄物進行處理時,通常需要建大型的設施,設施費用高。另外,使用利用微生物的發酵處理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因厭氧性細菌而導致的腐敗及伴隨其的腐敗臭味,促進利用好氧性菌的發酵,需要定期人力翻攪(攪拌)處理對象物,此時,存在作業環境(惡臭)差等問題,而機械攪拌的情況下,則存在設備費用、電力價格等運轉費用會上升等的問題。
因此,在尋求能夠將伴隨環境保護措施產生的動植物性廢棄物在產生地點附近以比較簡單、比較低的成本一次性大規模進行處理的方法。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揮株式會社,未經日揮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52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鉻鐵合金尾渣生產環保型活性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乘客運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