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魷魚墨汁黑色素的防紫外霜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4880.2 | 申請日: | 201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6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傳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傳寶 |
| 主分類號: | A61K8/98 | 分類號: | A61K8/98;A61Q17/04;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3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魷魚 墨汁 黑色素 紫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日常化學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以魷魚墨汁黑色素為主要原料配制的防曬霜。
背景技術
長期的科學研究證明,紫外線能改變單個細胞組分的結構或功能,大量的紫外線對細胞的輻射,可使該細胞喪失與周圍細胞的溝通力,或共同凋亡。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人體皮膚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對皮膚的直接照射可引起皮膚斑點、灼傷、皮炎甚至皮膚癌等一系列皮膚問題。近年來由于大氣污染、臭氧層破壞降低了對太陽輻射的屏障作用,使光線性皮膚病增加。紫外線慢性暴露可使皮膚色素沉著、色斑形成、老化和發生癌癥等,長久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有損傷這一點已被大家公認。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三個區段,其中UVC區(200~280nm)又稱殺菌區,對人體皮膚不產生危害。UVA區(320~400nm)因其能量較低,以往只作為曬黑區未受到人們重視,近年隨著研究深入得知其直接作用深達真皮且具不可逆的累積性,可引起難以控制的損傷。在日光對皮膚的作用中,中波紫外線(UVB區,波長280~320nm)約占75%~85%,隨著波長的增加,UVB對皮膚的穿透深度可達10mm,可作用的組織從表皮淺層到表皮深層,甚至真皮層。UVB可通過輻射產生自由基,造成皮膚組織的氧化損傷,是導致皮膚曬傷的根源,輕者可使皮膚紅腫,產生痛感,重者則會產生紅斑及水皰并有脫落現象。UVB也是引起皮膚光老化的重要因素,單一UVB即可引發皮膚腫瘤。近來的研究發現,紫外線能改變與皮膚蛋白質有關的復合物的結構,臨床上多表現為著色性干皮病,為常染色體退行性疾病,對紫外線引起的DNA胸腺二聚體失去收復能力,容易受紫外線損傷,表現為皮膚干燥,不規則性色素沉著,很容易引起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還有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炎、黃褐斑、多形性日光疹和紅斑狼瘡等許多嚴重的皮膚病。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發表《太陽紫外線總指數實用指南》提醒人們謹防因太陽紫外線的曝曬而患上皮膚癌和白內障。指南說,在陽光下曝曬是導致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陽光曝曬還可能降低人們的免疫功能,從而導致其他疾患產生。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還指出對紫外線引起的疾病重在預防,臭氧層的持續破壞導致人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紫外線輻射的威脅,紫外線的過量照射所致的軟組織損傷受到全球醫學界的高度關注。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指出,紫外線雖然對人體細胞的基因分子有較大的破壞作用,但還可以激活體內的一些代謝中產物,如維生素A等,還可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所以,單純阻擋紫外線不是所提倡的預防方法,尋找一種積極有效的抗紫外線防曬劑已成為當今化妝品發展的一大趨勢。防曬劑,也稱紫外線屏蔽劑,通過反射及散射紫外線對皮膚起保護作用。紫外線對細胞DNA、膜及免疫系統均有負面作用,加入防曬劑到防曬及護膚產品中能對細胞及免疫系統提供保護。隨著社會發展,防曬將成為化妝品的基本功能,被廣泛用于保護皮膚,抵御紫外線傷害,同時它也必須兼具長效、廣譜的紫外線防護效果以及溫和、舒適的使用膚感。防曬活性原料分為化學防曬劑和物理防曬劑。現在的化學防曬劑對皮膚刺激性比較強,主要有二苯甲酮類、水楊酸酯類、對氨基苯甲酸類、鄰氨基苯甲酮類、肉桂酸酯類等。化學防曬劑作為一種透光物質,可吸收紫外線轉化為分子振動能或熱能達到防曬功效。盡管化學防曬劑品種多,效果不錯,但光穩定性不太好,需要常常多次涂抹。另外,化學防曬劑通常含有有害的化學成分及重金屬元素成分,容易產生皮膚過敏,更嚴重的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理論上物理防曬要好于化學防曬。物理防曬劑主要有二氧化鈦、氧化鋅和滑石粉等,它們的光穩定性好,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從而達到防曬效果,并具有美白的作用。但是對于膚色較深、膚質較干的人,其潤色效果不自然,也不夠滋潤,不適合做全身防曬,且往往顆粒過大有厚重感和不透氣等缺點。并且物理防曬劑為無機顆粒,在產品中的分散情況對該產品的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宜含量過高,因此防曬化妝品中一般都將化學防曬劑與物理防曬劑復配使用。隨著科學的發展,防曬原料的品種也在不斷增加,各種植物提取物和一些生化制劑也被應用在防曬品中。例如珊瑚可以產生一種紫外線吸收物質,與生長在它內部的海藻形成有關,國外已經將該海藻糖類氨基酸開發出了衍生新型防曬劑,其致敏性較低,可作為其他防曬劑的天然取代品,然而,這一開發對珊瑚生態造成毀滅性災難,對海洋環境持續發展造成破壞。防曬化妝品的發展趨勢是倡導綠色,環保和安全,同時非常追求功效。在開發防曬產品的過程中,一些具有防曬和抗紫外線功能的天然植物成分具有性能溫和、高效等優點,得到人們的關注。具有防曬作用的中草藥成分除能吸收紫外線以外,有的還兼有治療日光性皮炎、護膚瑩面和祛斑美白的作用。與傳統的有機合成紫外光吸收劑相比,天然植物防曬成分具有刺激性低、副作用少,更加安全、可靠的優點,可避免傳統有機防曬劑對人體皮膚的刺激和過敏現象。然而,現有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應用于基質膏霜中具有生物活性不穩定性,限制了采用植物類防曬劑替代防曬化妝品中的防曬劑,天然植物提取物只局限于實驗室內小劑量測試階段。目前,尋找新的天然防曬劑,阻止紫外線的氧化損傷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本發明以海洋生物魷魚墨汁中黑色素提取物為原料,替代化學和物理防曬劑,能夠有效預防紫外線輻射。眾所周知,黑色素(Melanin)是分布最廣的一類天然色素,廣泛存在于細菌、真菌和動植物體內,可將其分成三類:真黑素,主要是呈黑色和褐色的含氮色素,由酪氨酸、二羥基苯丙氨酸(多巴)、多巴胺、酪胺等氧化聚合而成;棕黑素,顏色稍淺,常呈棕色、紅色甚至黃色,是由酪氨酸經與上述同樣路徑合成而來,其中有半朧氨酸等的參與;異黑素,常呈黑色,主要存在于植物體內,這種異黑素是在多酚氧化酶存在下通過多酚的氧化聚合而形成的。而按照堿解或氧化降解產物來看,可將黑色素分為吲哚構架和兒茶酚構架兩種。目前,國內曾有關于從烏骨雞的皮膚、肌肉、骨骼(骨膜)等中提取黑色素,并對其元素組成、基本結構特征及延緩衰老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的報道,但有關從魷魚墨汁中提取黑色素尚少見報道。魷魚墨汁黑色素是魷魚加工副產物墨囊的提取物,屬于真黑色素類,是由酪氨酸經酪氨酸酶、酪氨酸酶TRP-1和酪氨酸酶TRP-2等系列酶的作用氧化形成的大分子聚合物,除了具有極強的紫外吸收能力外,還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免疫調節、降血脂、脫除重金屬等生理活性。本發明以魷魚墨汁黑色素作為主要原料配制成防曬霜外用,不僅能夠有效防護皮膚抵抗紫外輻射,且因其含天然的魷魚墨汁黑色素不僅符合化妝品“回歸自然”的潮流,以及其獨特的廣譜、高效、安全防曬效果,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會倍受消費者青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傳寶,未經孫傳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48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搬運裝置及采用該搬運裝置的沖壓設備
- 下一篇:一種脂肪厚度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