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電池非光滑遲滯特性補償的電荷狀態估算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4148.5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76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黨選舉;姜輝;楊青;劉振丙;許勇;伍錫如;張向文;陳濤;龍超;趙龍陽;許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歐陽波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電池 光滑 遲滯 特性 補償 電荷 狀態 估算 方法 系統 | ||
1.動力電池非光滑遲滯特性補償的電荷狀態估算方法,分兩步對動力電池的電荷狀態SOC(k)進行估算,第一步為采集動力電池,得到實際測量的電池端電壓的離散數字量和離散數字量電流i(k),對電池開路端電壓的離散數字量OCV(k)進行在線估計;第二步為根據OCV(k)對電荷狀態遲滯非線性誤差進行補償,估算當前SOC(k)值;
第一步、對電池開路端電壓的離散數字量OCV(k)的在線估計
根據電池等效電路模型得到輸出電壓V(k)與電池開端電壓OCV(k)、電流i(k)及電容端電壓uc(k)的離散量關系以及電容端電壓uc(k)與i(k)的離散量關系:
V(k)=OCV(k)-R1i(k)-uc(k)
uc(k)=k2uc(k-1)+k1i(k)
其中:
T是采樣周期;
對應上述公式構建神經網絡OCV(k)預估模型,包括三個神經元節點(J1、J2、J3)和第一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1),數字采集動力電池,實際測量的電池端電壓的離散數字量和離散數字量電流i(k),作為本模型的輸入值;
第一神經元節點(J1)求電容端電壓uc(k);z-1為向前一步算子,第一神經元節點(J1)輸出的uc(k)通過z-1得到對應的uc(k-1),第一神經元節點(J1)根據式uc(k)=k2uc(k-1)+k1i(k)通過加權系數k1和k2分別對數字采集所得的i(k)和uc(k-1)進行加權求和,得到輸出uc(k);
第二神經元節點(J2)根據數字采集得到i(k)與模型中參數k3得到R1上的電壓為k3×i(k),k3表示R1;
第三神經元節點(J3)計算等效電路輸出電壓V(k)估計值,V(k)=OCV(k)-R1i(k)-uc(k),即該節點求和運算的加權系數分別為1,-1,和-1;
第一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1)的輸出OCV(k)是電流i(k)、等效電路輸出電壓V(k)的動態函數;OCV(k)通過z-1向前一步算子得到OCV(k-1),OCV(k-1)作為外反饋,與V(k)的前一采樣時刻值V(k-1)和i(k)做為第一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1)的輸入信號,第一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1)對電壓V(k)、電流i(k)與OCV(k)的動態非線性特性進行描述,對電池等效電路模型補充并擴展,第一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1)的輸出為電池開路端電壓OCV(k);
第二步、根據OCV(k)對電荷狀態復雜遲滯非線性誤差補償,估算當前的SOC(k)值
本步驟采用簡單動態遲滯模型—SDH模型與第二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2)串聯組成動態遲滯混合模型;
SDH離散模型的表達式如下:
其中,OCV(k)是第一步取得的在線估計值,為SDH模型的輸入,y(k)是SDH離散模型的輸出,T為采樣周期;
SDH模型所得到的y(k)和第一步得到的OCV(k)、OCV(k)的前一采樣時刻值OCV(k-1)作為第二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2)的輸入,通過第二徑向基函數神經網絡(RBF2)中的加權學習,實現任意單值對應的非線性映射,間接調整SDH模型的k4參數,以逼近實際的SOC(k)與OCV(k)復雜遲滯關系,最終輸出在線估算的SOC(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414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于穿刺針使用的醫療器具
- 下一篇:一種新型扁桃體夾持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