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處理設備、信息處理方法、信息處理程序和終端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3531.9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08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上田朗可;小野原隆志;巖屋野清二;川邊雄司;大二恵司;肥后琢磨;吉尾太一;酒井繪理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B20/12 | 分類號: | G11B20/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處理 設備 方法 程序 終端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信息處理設備、信息處理方法、信息處理程序和終端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已目睹裝備有提供各種服務和功能的不同應用的便攜式終端設備(諸如,移動電話和智能電話)的廣泛使用。為了增加這種應用的有效性,希望使便攜式終端設備與其它裝置鏈接。已提出這樣一種車內設備和通信控制方法:使這些終端設備能夠讓通過執行它們的應用而變得可用的服務和功能通過終端設備和車內設備之間的鏈接在車內設備側被使用(參見日本專利提前公開No.2010-199718)。
發明內容
然而,即使這種鏈接幫助提高從便攜式終端設備變得可用的應用的有效性,車內設備的顯示和輸入裝置也通常在尺寸方面受到限制,并且考慮到尺寸約束,經常不足以顯示內容相關信息或難以操作。
考慮到上述情況而提出本發明,并且本發明提供這樣一種信息處理設備、信息處理方法、信息處理程序和終端設備:通過使多個裝置彼此鏈接,比以前更多地并且更詳細地提供信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包括彼此互連的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的信息處理設備。通過第二裝置中所包括的通信塊獲取關于在第一裝置上執行的應用的應用信息。基于應用信息控制第二裝置中所包括的顯示塊上的顯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與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一起使用的信息處理方法,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彼此互連。所述信息處理方法包括:通過所述第二裝置中所包括的通信塊獲取關于在所述第一裝置上執行的應用的應用信息;以及基于所述應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裝置中所包括的顯示塊上的顯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結合彼此互連的第一裝置和第二裝置執行信息處理方法的信息處理程序。所述信息處理方法包括:通過所述第二裝置中所包括的通信塊獲取關于在所述第一裝置上執行的應用的應用信息;以及基于所述應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裝置中所包括的顯示塊上的顯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包括顯示塊和通信塊的終端設備。通過所述通信塊獲取關于在連接到所述終端設備的另一裝置上執行的應用的應用信息。基于所述應用信息控制所述顯示塊上的顯示。
根據如上所述實現的本發明,通過使多個裝置彼此鏈接,可比以前更多地并且更詳細地顯示信息。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裝置的例子的終端設備的結構的框圖;
圖2是示出終端設備的典型外部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裝置的例子的內容再現設備的結構的框圖;
圖4A和4B是示出內容再現設備的典型外部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示出在終端設備和內容再現設備之間執行的處理的流程的順序圖;和
圖6A、6B和6C是示出終端設備的典型信息顯示屏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技術的一些優選實施例。應該理解,這種技術不限于以下描述的實施例。將根據下面的標題進行描述。
<1.實施例>
[1-1.終端設備的結構]
[1-2.內容再現設備的結構]
[1-3.信息處理]
<2.變型>
<1.實施例>
[1-1.終端設備的結構]
圖1是示出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裝置的例子的終端設備100的結構的框圖。終端設備100是在所附權利要求中描述的第二裝置的例子。終端設備100包括數據總線101,數據總線101與控制塊102、網絡接口103、信號處理塊104、輸入塊105、顯示塊106、通信塊107、存儲塊108和應用處理器109連接。
控制塊102包括例如CPU(中央處理單元)、RAM(隨機存取存儲器)、ROM(只讀存儲器)。ROM存儲例如由CPU取出并執行的程序。RAM用作由CPU使用的工作存儲器。CPU通過根據存儲在ROM中的程序執行不同的處理來控制構成終端設備100的部件并對該設備進行總體控制。
網絡接口103例如基于預定協議與外部基站和其它實體交換數據。使用的通信方法可以是無線LAN(局域網)、Wi-Fi(無線保真)、基于3G的通信或任何其它合適的方法。經網絡接口103的通信允許終端設備100連接到互聯網或呼叫另一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353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