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輸送裝置和輸送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3500.3 | 申請日: | 2013-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03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伊藤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藍伊精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5G33/04 | 分類號: | B65G33/04;B65G33/06;B65G33/2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鳴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送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送裝置和輸送方法,涉及檢體容器的保持部件的輸送。
背景技術
作為輸送能收容血液等檢體的檢體容器的輸送裝置,公知包括如下部分的傳送帶驅動式的輸送裝置:傳送帶,其張設在沿著輸送方向的基座上;旋轉輥,其設置在傳送帶的反面側;電動機等輸送機構,其驅動旋轉輥旋轉而輸送傳送帶;一對導軌,它們以一定的寬度設置在傳送帶的上部(例如日本特開2005–263478號公報)。在這種傳送帶驅動式的輸送裝置中,將保持檢體容器的保持部件載置在傳送帶上,使該保持部件與導軌卡合而被導軌引導,并且隨著傳送帶的移動而輸送該保持部件。
在上述那種傳送帶驅動式的輸送裝置中,裝置結構、維護作業復雜,希望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且維護性良好的輸送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維護性良好的輸送裝置和輸送方法。
一技術方案的輸送裝置輸送將收容檢體的檢體容器保持為立起狀態的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該輸送裝置包括:絲杠,其包括軸體和突條,上述軸體沿規定的輸送路徑配置,并且能夠旋轉,上述突條在上述軸體的外周側面向外側突出,并且以螺旋狀配置;驅動部,其使上述絲杠旋轉。
另一技術方案的輸送方法輸送將收容檢體的檢體容器以立起狀態保持的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使絲杠旋轉,該絲杠包括軸體和突條部,所述軸體沿規定的輸送路徑配置,并且能夠旋轉,所述突條部在所述軸體的外周側面向外側突出,并且以螺旋狀配置,該絲杠能夠將保持部件保持在沿軸向排列的多個突條部分之間,沿輸送路徑對保持在多個所述突條部分之間的所述保持部件進行輸送。
采用上述一技術方案的輸送裝置和另一技術方案的輸送方法,絲杠發揮引導功能和輸送功能,所以零件件數也少,能夠簡化裝置結構,也抑制制造成本。由于能夠進行不使用傳送帶的輸送,所以不必進行傳送帶的更換作業,維護性優異,用戶的檢查作業也得到減輕。
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表示本發明的目前優選的實施例,并且與上述的大概描述和以下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共同協作,幫助說明發明的本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該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該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圖5是該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側視圖。
圖6是該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剖視圖。
圖7是另一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10。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輸送裝置10的俯視圖,圖2是該輸送裝置10的側視圖,圖3是該輸送裝置10的剖視圖。另外,在各圖中,為了說明而將結構適當放大、縮小、省略地進行表示。圖中的箭頭X、Y、Z分別表示彼此正交的3個方向。
輸送裝置10具有如下功能:在沿著箭頭X的輸送方向上,從一端側向另一端側輸送保持部件12,該保持部件12對收容血液等檢體的作為檢體容器的試管11進行保持。
輸送裝置10包括:絲杠20,其沿規定的輸送路徑配置;框架30,其具有以一定的寬度設置在絲杠20的兩側部的一對導軌31;驅動部40,其驅動絲杠20旋轉;控制部50,其控制驅動部40的動作。另外,在圖1中,將導軌31的一部分切開而以截面表示內部的構造。這里,表示沿圖中的X方向設定輸送路徑的情況。
如圖2和圖3所示,保持部件12具有例如通過樹脂成形而形成的圓柱狀的基體13,在該基體13的軸心部形成有向上方開口的收容部13a。在該收容部13a的內周面形成有多個保持部件引導件14,這些保持部件引導件14被彈簧等施力體施力而能以擴大或縮小內周徑的方式位移。利用多個保持部件引導件14包圍檢體容器11(試管),將其垂直收容保持在收容部13a中。
在基體13的外周部形成有構成為小徑的環狀槽13b(槽部)。在環狀槽13b的上下分別形成有凸緣13c、13d。凸緣13c、13d構成為比環狀槽13b的直徑大,構成向外側突出的圓形的外周面。
圖1至圖3所示的一對絲杠20例如是合成樹脂的成形品,一體地具備:軸體21,其沿輸送方向配置;螺旋狀的突條22,其自軸體32的外周面向徑向外側突出形成。
軸體21是以軸心C1為中心的圓柱狀,且與輸送方向同軸。軸體21的一端側與驅動部40相連結,根據控制部50的控制而進行旋轉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藍伊精機株式會社,未經藍伊精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35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