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粉碎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72852.7 | 申請日: | 201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14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序儉;王敏;王吉亮;曹肆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墾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D82/00 | 分類號: | A01D82/00;A01D82/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粉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農田作業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秸稈粉碎還田機上的秸稈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有明顯的增產效果。目前秸稈粉碎還田機的粉碎刀有動刀和定刀,動刀有L型、直線型和錘爪型等,定刀沒有刀刃、焊接在機殼內。這種粉碎裝置通過對作物秸稈的無支撐切割、撞擊、撕裂等方式將秸稈粉碎后拋灑在農田里。這種結構存在的問題是:耗用動力大,粉碎效果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耗用動力較小、秸稈粉碎效果好的秸稈粉碎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秸稈粉碎裝置,包括機殼、L型粉碎刀、直線型粉碎刀、間隔套、定刀和銷軸;其特征是:由兩把L型粉碎刀、一把直線型粉碎刀、間隔套和銷軸組成一組秸稈粉碎動刀,L型粉碎刀位于兩側,直線型粉碎刀位于中間,間隔套將L型粉碎刀和直線型粉碎刀隔開,L型粉碎刀、直線型粉碎刀和間隔套鉸接在銷軸上;直線型粉碎刀比L型粉碎刀長3~5cm,直線型粉碎刀位于相對應的兩片定刀之間;定刀固定在機殼內表面。
上述秸稈粉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的刃口與底邊的夾角β≤45°,刃口是光刃或齒紋刃。
上述秸稈粉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固定在在機殼(1)α=20°~90°范圍內。
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秸稈粉碎實現了有支撐切割,秸稈粉碎效果好,動力消耗少。?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附圖3是本發明的定刀視圖。
附圖1和附圖2中的編碼為:1為機殼、2為L型粉碎刀、3為直線型粉碎刀、4為間隔套、5為定刀、6為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在圖1和圖2中,本發明包括機殼(1)、L型粉碎刀(2)、直線型粉碎刀(3)、間隔套(4)、定刀(5)和銷軸(6);其特征是:由兩把L型粉碎刀(2)、一把直線型粉碎刀(3)、間隔套(4)和銷軸(6)組成一組秸稈粉碎動刀,L型粉碎刀(2)位于兩側,直線型粉碎刀(3)位于中間,間隔套將L型粉碎刀(2)和直線型粉碎刀(3)隔開,L型粉碎刀(2)、直線型粉碎刀(3)和間隔套(4)鉸接在銷軸(6)上;直線型粉碎刀(3)比L型粉碎刀(2)長3~5cm,直線型粉碎刀(3)位于相對應的兩片定刀(5)之間;定刀(5)固定在機殼(1)內表面。
如圖3所示:定刀(5)的刃口與底邊的夾角β≤45°,刃口是光刃或齒紋刃。
如圖2所示:定刀(5)固定在在機殼(1)α=20°~90°范圍內,可以安裝多排定刀。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當由L型粉碎刀(2)、直線型粉碎刀(3)、間隔套(4)和銷軸(6)組的秸稈粉碎動刀高速旋轉時,從作物根部切割莖稈,然后將其帶入機殼與粉碎動刀形成的工作腔內進一步進行砍切、打擊、撕碎。L型粉碎刀以斜切方式切割秸稈,其端部與定刀有一空隙,其粉碎秸稈的形式已揉搓為主。由于直線型粉碎刀(3)的長度比L型粉碎刀長3~5cm,因此可以有效地撿拾倒伏在地面的作物秸稈,直線型粉碎刀(3)從兩定刀之間穿過,對作物秸稈進行有支撐切割,由于定刀有一傾斜刀刃,作物經過時可以進行有效地滑切,提高了秸稈粉碎質量并降低了動力消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墾科學院,未經新疆農墾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28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二段式大棚蘆筍高產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農田水、肥、藥噴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