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腐熟菌劑的篩選和制備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1909.1 | 申請日: | 201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18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明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桂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00 | 分類號: | C12N1/00;C12N1/20;C12N1/14;C05F11/08;C12R1/125;C12R1/12;C12R1/01;C12R1/685;C12R1/88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31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腐熟 篩選 制備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技術,具體是一種從自然界篩選出能高效快速降解纖維素、木質素的菌株,經過馴化及后期處理制成微生物菌劑,可直接用于香蕉葉等農業廢棄物的快速腐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利用微生物進行快腐腐熟農業廢棄物的研究很多,但由于不同植物的纖維素大分子結構不同,以及不同的微生物產生的纖維素酶系也不同等特點,所以利用不是專門降解芭蕉葉、甘蔗葉等的微生物菌劑很難達到產品要求指標,大多數的生產技術都不選擇利用芭蕉葉、甘蔗葉等做原料,然而廣西、海南等香蕉甘蔗產量越來越多,一種能綜合利用芭蕉葉、甘蔗葉等廢棄物的技術對等農業廢棄物處置具有很大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從自然界中篩選出能高效快速降解芭蕉葉、甘蔗葉等農業廢棄物的菌株并制備成微生物菌劑,科學合理地通過工藝控制,提供符合微生物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使微生物能夠快速腐熟芭蕉葉、甘蔗葉等農業廢棄物,這樣不僅減少了化學肥料的使用,不給環境帶來行的壓力的同時還能有效節約生產成本,改善農作物的產品品質,有效保障了人類食物源的安全和健康。?
本發明以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本技術的方案是從自然界中篩選適合以芭蕉葉,甘蔗渣等物料為主要降解對象的菌群,充分利用了自然界多種微生物的協同關系以及微生物間的拮抗作用,通過各種菌群組合研究,人工篩選基礎上構建能夠產生多種纖維素酶,木質素酶等代謝產物的高效穩定菌株復合系。經快腐菌劑處理后的物料能在12-18天左右快速腐熟,腐熟溫度高達65到70攝氏度,55攝氏度以上高溫維持8-10天。?
枯草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白腐菌、黑曲霉、木霉等。?
發酵溫度:12-18天左右快速腐熟;溫度高達65℃~75℃;55℃以上高溫維持8-10天;空氣溫度一般為25~30℃。?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技術路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選擇能高效降解芭蕉葉、甘蔗葉等物料的菌株作為目標菌種,在配合從國家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引進優良菌株。菌種保存采用石蠟油保藏法,保存在低溫冰箱內,充分利用低溫及缺氧的雙重條件來抑制微生物生長。菌種的提純復壯,通過分離純化、條件誘導、營養誘導對菌種進行馴化,來獲得生命力強、競爭力強、性狀優良、穩定的菌株,淘汰退化形個體,形成更適合于本地生態環境的有效菌種。對于常用菌種(斜面保存)在3~6個月進行一次純化復壯,選用純種菌落,淘汰不標準及變異菌落。?
有機物料催腐降解是一個復雜的微生物作用和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的過程。本技術過程如下:?
1、從自然界進行大量菌種的篩選→降解菌系的馴化→多代淘汰與菌系復合→穩定的降解馴化菌系;?
2、從自然界進行大量菌種的篩選→篩選單一纖維素、木質素降解菌→多代馴化;?
3、進行組合菌系→配合加入有益菌種→最佳降解條件確定;?
4、經快腐菌劑處理后的物料能在12-18天左右快速腐熟,腐熟溫度高達65到70攝氏度,55攝氏度以上高溫維持8-10天;?
本項目是一種利用自然界中篩選適合以芭蕉葉,甘蔗葉等物料為主要降解對象的菌群的技術方法,包括微生物的篩選、培育、馴化和擴大培養的過程,其特征在利用于農業廢棄物作為微生物培養基的營養物質,再加入固氮或解磷、解鉀等微生物菌種,在容量100m3以上的發酵生產線上,按常規的好氧發酵方法,利用生物發酵吸附制取快腐菌劑,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充分利用農林廢物進行資源的循環利用,將其還田可以歸還作物帶走的養分,有利于更新土壤腐殖質,維持土壤有機質平衡,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和作物的生長環境,同時改良因長期使用無機肥造成的土壤板結問題,達到環保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桂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桂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19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無機集成LED封裝方法和結構
- 下一篇:起重電磁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