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0934.8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0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李中楠;郭宏東;瞿英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9/00 | 分類號: | B66C19/00;B66C6/00;B66C5/00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發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于 井下 巷道 硐室用 起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井下起吊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井下電動葫蘆起吊裝置,特別適合地下開采礦山的井下修理硐室、水泵房等作為起重設備的場所。
背景技術
地下開采礦山中,中、小型電動葫蘆廣泛應用于井下機修硐室、卸礦硐室、水泵硐室等各種井下輔助設施。由于礦山井下作業環境的限制,礦山現有的電動葫蘆一般采用大型鋼梁、鋼牛腿的安裝方式,在安裝和使用中存在如下技術缺陷:
鋼牛腿只能固定在巷道兩幫,無法利用巷道拱頂的空間,使電動葫蘆的起吊高度受限,嚴重影響使用功能;主梁跨度大,承載能力小,造成主梁截面較大,鋼材使用量很大;需要先將沉重的鋼牛腿固定在巷道側壁,再安裝起重主梁,然后將電動葫蘆軌道固定在起重主梁之上,費時費力,施工困難較大;由于結構笨重,故不利于回收重復使用。
中國專利申請200520081933.4公開了一種井下多功能起吊裝置,由伸縮吊臂、固定吊臂、伸縮油缸、升降油缸、機架、機架的固定部件或拉移固定機構、液壓控制回路等構成。固定吊臂后端鉸接在機架頂部,升降油缸鉸接在機架、固定吊臂之間,伸縮吊臂插在固定吊臂中并可自由伸縮,伸縮油缸一端鉸接在固定吊臂上,另一端鉸接在伸縮吊臂上,伸縮吊臂前端設有懸掛起吊索具的吊耳或吊鉤。該該起吊裝置結構復雜,生產、使用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該裝置用于井下機修硐室、水泵房等設施,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
為達到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是由主梁、固定錨桿、承重角鋼、連接角鋼、工字鋼軌道、電動葫蘆組合構成;所述的錨桿數量為四根并垂直錨固在巷道拱頂支護體及其上部巖體中,承重角鋼通過螺栓安裝在固定錨桿的下端,所述的主梁為兩根并排平行設置,通過螺栓水平安裝在承重角鋼上;所述的工字鋼軌道通過連接角鋼水平安裝在主梁上,工字鋼軌道沿巷道或硐室走向布置;電動葫蘆的滾輪安裝在工字鋼軌道上;所述的主梁采用槽鋼結構。
使用時,將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通過固定錨桿固定在巷道拱頂支護體及其上部的巖體中,電動葫蘆的滾輪安裝在工字鋼軌道上,帶動電動葫蘆沿工字鋼軌道行走。
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安裝簡單、靈活,可以調節裝置的高度,滿足不同場合的起吊需求;因軌道長度可小于巷道或硐室寬度,承載能力大,結構重量輕;拆卸方便,只需拆卸固定錨桿的螺栓就可以將整個裝置取下,方便回收再利用。
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應用廣泛,工字鋼軌道安裝高度高于地下硐室幫高,起吊高度高,且靈活可調。
(2)安裝簡單,省工省時。
(3)主梁跨度小,結構重量輕,承載能力大。可廣泛應用于電動葫蘆的懸掛。
(4)拆卸方便,可以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的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的結構平面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沿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沿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描述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作更詳細說明。
由圖1所示的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的總裝結構示意圖并結合圖2看出,它是由主梁1、固定錨桿2、承重角鋼3、連接角鋼4、工字鋼軌道5、電動葫蘆6組合構成;所述主梁1、固定錨桿2、承重角鋼3、連接角鋼4、工字鋼軌道5采用螺栓、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錨桿2數量為四根并垂直錨固在巷道拱頂支護體7及其上部巖體中,承重角鋼3安裝在固定錨桿2的下端;所述的主梁1水平安裝在承重角鋼3上;所述的工字鋼軌道5通過連接角鋼4安裝在主梁1上;電動葫蘆6的滾輪安裝在工字鋼軌道5上。
由圖2所示的本發明一種適于井下巷道、硐室用的起吊裝置的結構平面示意圖并結合圖1看出,所述的主梁1為兩根并排平行設置,所述的工字鋼軌道5通過連接角鋼4安裝在主梁1上,工字鋼軌道5與主梁1垂直。
由圖3所示的圖2中沿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并結合圖2看出,承重角鋼3安裝在固定錨桿2的下端,主梁1為槽鋼結構,兩根主梁1相互平行并通過螺栓安裝在承重角鋼3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09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