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70125.7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77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范德潤 | 申請(專利權)人: | 范德潤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巢湖市無***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腹瀉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兒大多數是2歲以下的寶寶,6-11月的嬰兒尤為高發。腹瀉的高峰主要發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
小兒腹瀉原因:由于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由于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離乳食品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由于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
小兒腹瀉的發病率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瀉所導致的身體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紊亂。所以,及時發現并治療極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制劑。
本發明的方案如下: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潞黨參20-40g,焦白術5-15g,云苓5-15g,法半夏2-109g,陳皮2-109g,厚樸2-10g,砂仁2-10g,焦山楂5-15g,白扁豆5-15g,葛根5-15g,蘇梗5-15g,桔梗2-10g,炒二芽各5-15g,甘草1-5g。
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制劑,其優選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潞黨參25-35g,焦白術8-12g,云苓8-12g,法半夏4-8g,陳皮4-8g,厚樸4-8g,砂仁4-8g,焦山楂8-12g,白扁豆10-14g,葛根6-10g,蘇梗8-12g,桔梗4-8g,炒二芽各8-12g,甘草2-4g。
一種治療小兒腹瀉的中藥制劑,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潞黨參30g,焦白術10g,云苓10g,法半夏6g,陳皮6g,厚樸6g,砂仁6g,焦山楂10g,白扁豆12g,葛根8g,蘇梗10g,桔梗6g,炒二芽各10g,甘草3g。
藥理分析,本發明中,潞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
焦白術:白術:苦甘,溫。入脾、胃經。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
云苓:甘、淡,平。歸心經、肺經、脾經、腎經。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法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陳皮:性溫,味苦、辛。入脾經、胃經、肺經。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
厚樸:苦,辛,性溫。入脾經、胃經、大腸經。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
砂仁:辛,溫。入脾、胃經。行氣調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脹,胃呆食滯,噎膈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
焦山楂:酸,甘,微溫。歸睥、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之功能。對肉積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等,均有療效。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更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
葛根:甘辛,平。入脾、胃經。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溫。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泄瀉,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壓,心絞痛,耳聾。
蘇梗:辛,溫。歸肺、脾經。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不安。
桔梗:苦辛,平。入肺、胃經。開宣肺氣,祛痰排膿。治外感咳嗽,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
炒麥芽:甘,平。歸脾、胃經。食積不消,脘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
炒谷芽:甘,溫。歸脾、胃經。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于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饑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饑食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范德潤,未經范德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01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投影機使用壽命的檢測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治療慢性肝炎的中藥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