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站儀點位精確對中指示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70096.4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26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5/00 | 分類號: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賢義 |
| 地址: | 519020 廣東省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站儀點位 精確 指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全站儀點位精確對中指示儀,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建筑領域的全站儀對中指示儀。
背景技術
全站儀被廣泛應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可實現對角度、距離、高低差的測量。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在全站儀使用之前,需要對全站儀進行定位;首先要在準備架設全站儀的位置上設置一個樣點,并在接近樣點的位置架設全站儀,然后打開設置在全站儀底座的紅外線發射器使其發射紅外線,最后調整底座位置使紅外線在地面上形成的光點與所述的樣點重合。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技術人員都是通過肉眼直接觀察來判斷紅外線形成的光點是否與樣點重合,此種方式易產生較大的誤差。另外,在調節的過程中,技術人員為了確保對位完好需要站起來調整、蹲下看、再站起來調整、再蹲下看這些重復性動作,其中存在較多操作上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攜帶,并能有效解決手工對中不準確使測量精度降低的全站儀點位精確對中指示儀。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觀測口、入光口和置樣口,所述入光口與所述置樣口位置相對應,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反射成像組及與所述觀測口相適配的放大鏡,所述反射成像組由若干平面鏡組成,通過所述反射成像組,人眼可從所述觀測口處看到穿過所述入光口的紅外線在所述置樣口處形成的光點。
所述放大鏡的幾何中心處設置有中心標示。
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照明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觀測口、入光口和置樣口,所述入光口與所述置樣口位置相對應,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反射成像組及與所述觀測口相適配的放大鏡,所述反射成像組由若干平面鏡組成,通過所述反射成像組,人眼可從觀測口處看到穿過所述入光口的紅外線在所述置樣口處形成的光點,所以在操作人員進行調整的時候,只需用向下的余光便可通過放大鏡清晰的判斷紅外線光點與樣點的位置關系,大大提高操作的便宜性,同時減小了誤差。
進一步,所述放大鏡的幾何中心處設置有中心標示,此舉可進一步提高對中的精確度。
進一步,由于所述殼體上還設置有照明燈,所以本發明也可在黑暗的環境下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上設置有觀測口2、入光口3、置樣口4及照明燈7,所述入光口3與所述置樣口4位置相對應,且都為矩形;所述殼體1上還固定設置有反射成像組及與所述觀測口2相適配的放大鏡6,所述放大鏡6的中心處設置有中心標示8,所述反射成像組由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部的兩塊平面鏡5組成,所述兩塊平面鏡5在水平方向上的成角可根據所述置樣口4在殼體上的具體位置進行確定;在為全站儀進行定位之前,需在地面上設置一樣點10,全站儀發出的紅外線9穿過所述入光口3和置樣口4照射到地面上,并在地面上形成一紅外線光點,所述樣點10與所述紅外線光點的位置關系先通過兩塊所述平面鏡5反射,再經過所述放大鏡6的放大,最終傳到操作人員的眼中,此時操作人員可一邊通過所述放大鏡6觀察所述樣點10與所述紅外線光點的位置關系,一邊就行微調全站儀,最終使所述樣點10與所述紅外線光點重合。
實施例二:
如圖2所述,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組成所述反射成像組的兩塊所述平面鏡5的位置有所不同,其最終仍可將所述紅外線9反射至所述樣點10處,達到對中的目的;故任何采用兩塊所述平面鏡5的組合來達到將所述紅外線9反射至所述樣點10處的目的,皆屬于本實施例的等同技術方案。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反射成像組由三塊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的所述平面鏡5組成,三塊所述平面鏡5與水平方向的成角可根據所述置樣口4的具體位置來確定;故任何采用三塊或三塊以上的所述平面鏡5的組合來達到將所述紅外線9反射至所述樣點10處的目的,皆屬于本實施例的等同技術方案。
本發明可應用于建筑工程領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00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