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離凈化空氣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70075.2 | 申請日: | 2013-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30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健 |
| 主分類號: | A61L9/16 | 分類號: | A61L9/16;A61L9/015;A61L9/22;B03C3/4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離 凈化 空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離凈化空氣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2207339U于2012年05月02日公開了一種凈化器的高壓靜電尖筒結構,包括金屬筒和設置有齒尖的金屬條,金屬條的齒尖對準金屬筒,金屬條的齒尖和金屬筒之間形成一空氣電離區。齒尖和金屬筒的排列順序為正、負、正、負上下排列或左右排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凈化效果好的電離凈化空氣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電離凈化空氣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金屬筒和一個帶有尖端的金屬塊,其結構特征是金屬筒為負極,金屬塊為正極,尖端朝向金屬筒的中心。
所述尖端的頂部與金屬筒之間的最小距離為D1。
所述尖端的頂部與金屬筒的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為D2。
所述金屬筒的邊緣光滑平整。
所述金屬筒為二個以上,金屬筒并排設置或隔開設置;尖端與金屬筒對應設置。
所述金屬筒的截面呈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或六邊形。
所述尖端呈直桿狀或彎曲狀。
本發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后,能有效電離進入到金屬筒與金屬塊之間的空氣,能有效消除空氣中的各種異味,并且殺除懸浮在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及吸附無機物,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凈化效果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圖6為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示意圖。
圖中:1為金屬筒,2為金屬塊,2.1為尖端。10為懸浮物,11為火星,12為電離區域,箭頭為空氣流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6,本電離凈化空氣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金屬筒1和一個帶有尖端2.1的金屬塊2,金屬筒1為負極,金屬塊2為正極,尖端2.1朝向金屬筒1的中心。
尖端2.1的頂部與金屬筒1之間的最小距離為D1。尖端2.1的頂部與金屬筒1的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為D2。金屬筒1的邊緣光滑平整。金屬筒1為二個以上,金屬筒1并排設置或隔開設置;尖端2.1與金屬筒1對應設置。金屬筒1的截面呈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或六邊形。尖端2.1呈直桿狀或彎曲狀。
在本實施例中,金屬筒1為封閉的環形,作為正極的金屬塊2的尖端2.1對準作為負極的金屬筒1的中心地帶;D1的大小和輸出電壓的大小及D2有關。當D1大時,電離強度比較弱,當D1小時,電離強度比較強。
其中,D2≥1,根據金屬筒的外徑不同而有所不同。
尖端2.1越尖越好,金屬筒1的邊緣要平整;并且是完整無殘缺或是破損及生銹等情況。尖端2.1和金屬筒1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金屬筒1既可以是多個靠在一起,也可以是單個分隔設置。
尖端2.1和金屬筒1的材質為不銹鋼,不變形,可水洗不生銹。
工作時,在電離凈化空氣裝置上接入直流DC12V以下的安全電壓,通過升壓電路,使正極和負極之間的輸出電壓達到DC2000V以上,輸出電壓的高低根據尖端2.1與金屬筒1的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D2的大小而不同,當D2比較大,空氣要達到電離狀態,則輸出電壓要高;反之則低。以尖端2.1出現藍色火星時的電壓為標志,此時說明本裝置開始有效工作,如果無藍色火星,則本裝置就不能全效工作,只能起吸附作用。
上述技術方案中最重要的標志是:一定要真正電離空氣,也就是尖端2.1在輸出電壓達到一定電壓值時,空氣出現短路,尖端2.1會對著金屬筒1的邊緣放電,尖端2.1會有藍色火星11出現,形成一電離區,此時說明本裝置正在電離空氣。火星的大小代表著空氣電離程度的大小,火星大則代表電離強度大,此時電場強度也同樣增大,但是,尖端2.1和金屬筒1的邊緣之間不能有連接火苗出現。當有火苗出現時,說明電壓過高或是尖端2.1和金屬筒1的邊緣之間太近,此時本裝置無電離空氣作用,也就無凈化空氣作用。
當本裝置工作時,尖端2.1與金屬筒1之間會產生強大的微電流電場及形成一定強度的磁場,電離空氣時,會產生部分臭氧及負離子,同時在尖端2.1和金屬筒1的邊緣之間形成一個電離區。
本裝置進行電離凈化空氣的工作原理核心部分是:當有害物質及微顆粒物等懸浮物10隨風進入電離區域12時,被微電流電場捕捉,見圖3-圖4;首先是懸浮在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及微顆粒狀的有機物本身被電離,大顆粒被分解,并且在電場的作用下,直接破壞微生物的核糖核酸,使其它失去活性;失去活性后的殘留物被電磁場吸附在金屬筒1的內壁上,見圖5-圖6;同時,本裝置也產生部分臭氧,與沒有被電離或是遺漏的部分有害物質反應,使有害物質失去活性,被吸附在金屬筒1的內壁上,而產生的部分負離子則排放在空氣中;如果是無機物通過電離區域12,剛會被電場及產生的帶電粒子附著而帶上電荷,吸附在金屬筒1的內壁上。最后,進入到上述電離區域12內的空氣被徹底的凈化,經過本裝置后的空氣為清新的空氣且帶有部分負離子及微量臭氧,從而真正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健,未經王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700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親水性和抗菌性的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門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