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9903.0 | 申請日: | 2013-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5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彭士明;施兆鴻;王建鋼;尹飛;高權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74/00 | 分類號: | A01K7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纓;孫健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捕撈 野生 銀鯧苗 活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類苗種捕撈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及方法。
背景技術
銀鯧(Pampus?argenteus)隸屬鯧科、鯧屬,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的海洋經濟魚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與市場需求。銀鯧為廣溫廣鹽性魚類,生長速度快,一年內可達性成熟,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是一種非常具有潛力的可人工養殖開發的新品種。同時,由于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加之野生銀鯧種質資源的逐漸衰減,僅僅依靠天然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規模化的銀鯧的人工育苗及養殖工作已成為當前必須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進行魚類新品種繁育及養殖的研究過程中,從天然水域捕撈野生魚苗活體,通過馴化、養殖,從而獲得天然親本群體,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每年春季是銀鯧的繁殖季節,銀鯧親體多洄游至近海產卵育幼。但由于銀鯧應激性反應強烈,鱗細易脫落,在捕撈過程中極易造成脫鱗,最終導致魚苗無法存活。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捕撈過程中對銀鯧的損傷,提高銀鯧苗的捕撈成活率是一項重要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及方法,能夠提高銀鯧苗的捕撈成活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包括推網本體,所述推網本體尾部安裝有一個弧形長條布袋,所述弧形長條布袋末端連接一個圓柱形框架;所述圓柱形框架用布條包裹,并在頂端設置有半圓沿邊開口。
所述推網本體的網目為1cm。
所述圓柱形框架的高度和直徑均為60cm。
所述半圓沿邊開口為拉鏈式半圓沿邊開口。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還提供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捕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海域內采用在船頭兩側各固定一個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推網的方式進行作業捕撈;
(2)實時通過所述圓柱形框架頂端的開口處觀察、收集銀鯧苗。
所述步驟(1)中圓柱形框架浸沒于水面下并通過繩索固定于船體邊。
所述步驟(1)中的作業時間為海水大潮期。
所述步驟(1)中推網底邊深入海平面120cm處。
所述步驟(1)中推網的速度為3-5海里/小時。
所述步驟(2)中采用水瓢帶水撈取銀鯧苗。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發明在推網尾部安裝弧形長條布袋,布袋有利于降低對魚苗的擦傷程度,同時弧形長條布袋的利用增加了推網作業時的水流阻力,魚苗活動空間增加,減少了魚苗相互之間的擦傷,另外本發明可實時觀察并收集魚苗,避免因過多魚苗推擠導致擁擠脅迫,明顯提高了捕撈成活率。本發明中推網尾部采用圓柱形布袋框架的設計,符合銀鯧苗不停旋轉游動的習性。本發明在船頭兩側各固定一個推網,推網作業效率高,且利于在船上進行實時捕撈操作,無需重復收網、放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推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如圖1所示,包括推網本體1,所述推網本體1尾部安裝有一個弧形長條布袋2,所述弧形長條布袋2末端連接一個圓柱形框架3;所述圓柱形框架3用布條包裹,并在頂端設置有半圓沿邊開口4。其中,所述推網本體1的網目為1cm。所述圓柱形框架3的高度和直徑均為60cm。所述半圓沿邊開口4為拉鏈式半圓沿邊開口。
不難發現,本發明在推網尾部安裝弧形長條布袋,布袋有利于降低對魚苗的擦傷程度,同時弧形長條布袋的利用增加了推網作業時的水流阻力,魚苗活動空間增加,減少了魚苗相互之間的擦傷,另外本發明可實時觀察并收集魚苗,避免因過多魚苗推擠導致擁擠脅迫,明顯提高了捕撈成活率。本發明中推網尾部采用圓柱形布袋框架的設計,符合銀鯧苗不停旋轉游動的習性。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捕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海域內采用在船頭兩側各固定一個上述的推網的方式進行作業捕撈。其中,圓柱形框架浸沒于水面下并通過繩索固定于船體邊。捕撈作業時間為海水大潮期,捕撈時推網底邊深入海平面120cm處,推網的速度為3-5海里/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99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塑性纖維復合帶的纏繞成型裝置
- 下一篇:利用自然力逆流行駛的撈冰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