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攜帶式電腦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69894.5 | 申請日: | 2013-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84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文弘;宋萬里;林茂松;黃建發(fā);蕭茂辰;陳智宣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攜帶式 電腦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攜帶式電腦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可線性活動升降的觸碰板的攜帶式電腦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筆記型電腦具有鍵盤的操作面設有一個觸控板(Touch Pad)。觸控板配置于鍵盤靠近使用者的一側處,使用者通過觸控板來控制游標位移,通過鍵盤來輸入數據。
然而,當筆記型電腦因設計而需要改變筆記型電腦具有鍵盤的操作面的尺寸或排列方式時,會考慮例如縮小鍵盤的尺寸、搬移、移除或選用較小尺寸的觸控板,或者縮小筆記型電腦具有鍵盤的操作面的置腕處面積,如此,將導致使用者需重新學習操作方式,產生操作上的不便。
為此,若能提供一種攜帶式電腦裝置,不但可滿足設計上的改變,但又可至少維持鍵盤與觸控板的存在,縮小使用者需重新學習操作方式的時間,即成為亟待解決的一重要課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攜帶式電腦裝置,通過將觸控板與空白鍵整合為一,用以滿足設計上的改變,但又可至少維持鍵盤與觸控板的存在,縮小使用者需重新學習操作方式的時間。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中,此種攜帶式電腦裝置包含一電腦本體與一鍵盤。鍵盤包含多個鍵盤按鍵與一空白鍵。空白鍵包含一承載框體、一觸碰板、至少一彈性件與一按鍵開關。觸碰板可線性升降地位于承載框體上,包含相對的第一面與第二面。觸碰板依據第一面被觸碰的位置產生相對應的游標位移信號。彈性件位于承載框體與觸碰板的第二面之間,并彈性地支撐觸碰板。第一按鍵開關設于第二面上。當至少其中一鍵盤按鍵被觸發(fā)時,電腦本體使觸碰板失能以及使第一按鍵開關致能。
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中,鍵盤還包含一支撐框,用以支撐該些鍵盤按鍵與該空白鍵。
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中,空白鍵還包含一保護膜。保護膜貼覆觸碰板的第一面。
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中,電腦本體還包含一單一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位于鍵盤,電連接第一按鍵開關與觸碰板。
實施方式的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中,當觸碰板被按壓以致第一按鍵開關被觸壓時,第一按鍵發(fā)出一對應空白鍵的碼值。
實施例的另一變化中,電腦本體還包含一計時器。計時器用以超過一預設期間后通知電腦本體。當所有鍵盤按鍵于預設期間內都沒被觸發(fā)時,電腦本體使觸碰板致能。
此外,此另一變化中,當所有鍵盤按鍵于預設期間內都沒被觸發(fā)時,該電腦本體還使第一按鍵開關失能。
實施例的又一變化中,當觸碰板被致能,且當觸碰板被按壓以致第一按鍵開關被觸壓后,觸碰板的第一面被分為左右對稱的一第一半部與一第二半部。電腦本體依據觸碰板的第一面的第一半部或第二半部被觸碰,分別讓第一按鍵開關發(fā)出一對應鼠標左鍵或鼠標右鍵的碼值。
實施方式的另一實施例中,觸碰板的第二面被分為左右對稱的一第三半部與一第四半部。第一按鍵開關設于第二面的第三半部。空白鍵還包含一第二按鍵開關。第二按鍵開關設于第二面的第四半部。當觸碰板被按壓以致第一按鍵開關與第二按鍵開關至少其中之一被觸發(fā)時,第一按鍵開關與第二按鍵開關至少其中之一發(fā)出一對應空白鍵的碼值。
實施方式的另一實施例的一變化中,電腦本體還包含一計時器。計時器用以超過一預設期間后通知電腦本體。當所有鍵盤按鍵于預設期間內都沒被觸發(fā)時,電腦本體使觸碰板被致能,且電腦本體使第一按鍵開關被觸壓后發(fā)出一對應鼠標左鍵的碼值以及使第二按鍵開關被觸壓后發(fā)出一對應鼠標右鍵的碼值。
綜上所述,通過本發(fā)明攜帶式電腦裝置將觸控板與空白鍵整合為一,可讓攜帶式電腦裝置具有鍵盤的操作面具有更大的面積,以供縮小操作面面積或提供更多元件的配置,以避免,至少縮小使用者需重新學習操作方式的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攜帶式電腦裝置于一實施例下的展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攜帶式電腦裝置的鍵盤于此實施例下的分解圖;
圖3為圖1的空白鍵未被按壓時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1的空白鍵已被按壓時的A-A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攜帶式電腦裝置的方塊圖;
圖6為本發(fā)明攜帶式電腦裝置的電腦本體于此實施例下判斷進行一鍵盤模式或一觸碰板模式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fā)明攜帶式電腦裝置的鍵盤的空白鍵于另一實施例下的剖視圖。
符號說明
100 攜帶式電腦裝置
101 上部件
102 下部件
200 電腦本體
201 控制單元
202 計時器
300 鍵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98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