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的藥物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68513.1 | 申請日: | 2013-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274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欒福起;劉昕;史德功;丁見;高思山;欒福玉;劉杰;劉金美;侯蓉蓉;吳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欒福起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1/0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連君 |
| 地址: | 266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咽喉 腫痛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咽喉腫痛的藥物。
背景技術
咽喉腫痛是一種常見的四季多發(fā)病,是口咽和喉咽部病變的主要癥狀,以咽喉部紅腫疼痛、吞咽不適為特征,又稱“喉痹”。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氣管,通于肺。常見病例如肺、胃二經郁熱上壅,而致咽喉腫痛,或外感風熱之邪熏灼肺系,咽喉腫痛的常見癥狀有:咽喉赤腫疼痛,吞咽困難、咳嗽、咽干、口渴、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聲帶結節(jié)、嘶啞失音等癥狀。
目前,質量咽喉腫痛的藥物有很多,包括西醫(yī)和中藥治療,一般治療以西藥為主,但療效不明顯,見效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的藥物,該藥物主治急慢性咽喉腫痛、燥氧干咳、聲帶結節(jié)、嘶啞失音等癥狀。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海藻160~200份、昆布160~200份、牡蠣粉40~60份、蛤粉30~50份、莪術40~60份、紫花地丁90~120份、蒲公英90~120份、野菊花90~120份、夏枯草90~120份、蟬蛻90~120份。
優(yōu)選地,上述各中藥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海藻180份、昆布180份、牡蠣粉50份、蛤粉40份、莪術50份、紫花地丁100份、蒲公英100份、野菊花100份、夏枯草100份、蟬蛻100份。
所述藥物具體是采用下述步驟制成的:
a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分別稱取海藻、昆布、牡蠣粉、蛤粉、莪術、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夏枯草、蟬蛻為原料,合并后加水浸泡1小時,然后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一與藥渣;
b將步驟a中所得藥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濾液二與藥渣;將濾液一與濾液二合并,靜置,再次過濾,得濾液三;
c將濾液三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的稠膏,然后將糊精、甜蜜素與稠膏混勻,制成顆粒,烘干,即得藥物。
本發(fā)明的藥理及有益效果:
中藥海藻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效;夏枯草具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昆布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效;牡蠣粉具有化痰軟堅,清熱除濕,止心脾氣痛之功效;蛤粉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的功效;莪術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之功效;紫花地丁具有疔瘡腫毒、喉痹腫痛的功效;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消炎、涼血、利尿、利膽、輕瀉、健胃之功效;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蟬蛻具有開音療啞、通竅止痛之功效。上述諸藥經辯證配伍,共奏軟堅散結、活血消痰、清熱解毒、消腫復音之功效,主治急慢性咽喉腫痛、燥氧干咳、聲帶結節(jié)、嘶啞失音等癥狀。
臨床資料
1、病例選擇:隨機選擇90例咽喉腫痛的門診就診者,男42例,女48例,年齡最小的13歲,年齡最大的62歲;
2、臨床主癥:急慢性咽喉腫痛、燥癢干咳、嘶啞失音、聲帶結節(jié);
3、治療方法:開水沖服,一次15g,一日兩次;
4、注意事項: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孕婦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不良反應:偶有惡心,脘腹不適;
6、療效判斷標準:(以服用三天為一個療程標準)
治愈:癥狀全部消失;
顯效:癥狀基本消失;
有效:癥狀減輕;
無效:癥狀在治療前后無變化。
7、治療效果
如表1所示,采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3天,治愈69例,顯效16例,有效5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表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欒福起,未經欒福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85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