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干酪素生產自動進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068398.8 | 申請日: | 2013-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8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平;劉興龍;馬金勇;俞樹孝;馬金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普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酒泉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F15/02 | 分類號: | B01F15/02;B01F15/04;B01F1/00;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521***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酪素 生產 自動 進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干酪素生產以及酪蛋白溶解提純和生物制品加工生產領域,具體的說是生產干酪素自動進料的裝置。
背景技術
干酪素工藝中的關鍵工序之一是溶解工段。溶解工藝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干酪素產品的質量,尤其對粘度、蛋白質含量、拉絲度、回收率等指標影響較大。
目前的溶解工藝一般采用人工扛袋投料,人員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而且設備多為夾層缸進行溶解,夾層一般通蒸汽,設備具有投資大、占地面積大、生產效率低、能耗高、難控制、批間差異大、產品質量不穩定等缺點,致使干酪素溶解工藝已成為現代干酪素生產工藝中的瓶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序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的自動進料裝置,解決現有進料過程中人工搬運造成勞動強度大、嚴重浪費勞動力以及溶解濃度不穩定造成的產品質量下降或不穩定的問題。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將傳統的人工-間歇式生產方式提升為自動-連續化生產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保證人員健康;2、本發明涉及的裝置運行后,可以穩定產品質量、減少設備投資、降低設備能耗、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節省水電和人力資源;3、對實現曲拉干酪素生產技術的創新與改進、提高干酪素產業升級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具有技術開發和行業推廣應用的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自動進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物料槽(14),重量稱(15),分配器(16),熱水缸(17),電磁閥(18),攪拌器(19),電磁閥(20),攪拌器(21),混料缸(22),混料缸(23),液位儀(24),液位儀(25),電磁閥(26),電磁閥(27),PLC自動控制模塊(30)
具體實施方式
生產干酪素自動進料裝置,包括混料缸(22),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物料槽(14),重量稱(15),分配器(16),熱水缸(17),電磁閥(18),攪拌器(19),電磁閥(20),所述物料槽(14)中微小顆粒物料經由分配器進入重量稱(15),定量后進入混料缸(22)或混料缸(23),所述熱水缸(17)與電磁閥(18)和電磁閥(20)相連,所述攪拌器(21)和攪拌器(19)分別安裝在混料缸(22)和混料缸(23)缸上部,所述液位儀(24)和液位儀(25)安裝在混料缸(22)和混料缸(23)缸壁上,所述電磁閥(26)和電磁閥(27)通過自動控制模塊(30)控制完成混料缸(22)和混料缸(23)的交互連續放料。
使用時,預先設置好需要的料液濃度以及物料混合罐液位變化范圍的上下限值,設定自動進料料液濃度為5~5.5%,料液濃度依據自動加入恒定物料量后加入定量熱水完成動態混合過程;自動進料過程為:物料槽14中的70-80目粉碎經重量稱15稱量后由分配器16進入混料缸22,同時電磁閥20關閉,電磁閥18打開將熱水罐17內的40-45℃的熱水注入混料缸22內,達到液位計24設定值后,電磁閥18關閉,攪拌器19開始攪拌,5min后電磁閥27,電磁閥26打開放出混合物料,經變頻物料泵28后進入靜態混合器29和經變頻堿泵13泵送的堿液混合;與此同時重量稱15稱量物料后經分配器16將物料經管道送入混料缸23,電磁閥18關閉,電磁閥20打開將熱水罐17內的40-45℃的熱水注入混料缸23內,達到液位計25設定值后,電磁閥20關閉,攪拌器21開始攪拌,等待液位儀24達到最低液位時,電磁閥26關閉,電磁閥27打開放料,經變頻物料泵28靜茹靜態混合器29和經變頻堿泵13泵送的堿液混合,上述自動進料過程由PLC系統30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普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未經甘肅普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酒泉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83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