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焊接材料物質組成及其含量的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8096.0 | 申請日: | 2013-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9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曾令熙;宋寶瑞;朱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漢龍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 | 分類號: | G01N23/22;G01N15/0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劉興亮 |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焊接 材料 物質 組成 及其 含量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焊接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含氧化鈰焊條,以及一種焊接材料物質組成及其含量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焊接材料主要包括:焊條藥皮、管狀焊絲的焊芯、埋伏焊的焊劑、電渣焊的熔渣等。其中,焊條由藥皮和焊芯構成,藥皮主要起機械保護作用和氣體保護作用、冶金處理作用和改善焊接工藝性能,是決定焊縫金屬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焊接材料的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的穩弧劑、造渣劑、造氣劑、脫氧劑、粘結劑、成型劑等,這些都是通過控制藥皮不同組成變化達到的。然而,藥皮的組成成分復雜,為多種不同物質的混合物。由于藥皮在焊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對藥皮成分組成以及檢測一直是焊條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
現有E5515型等典型低合金鋼焊條當焊接碳當量CE>0.4%的中碳鋼和Q390等低合金高強度鋼時,為避免產生淬硬組織和裂紋,焊接時需采用特殊的工藝措施,如焊前預熱到250℃~400℃,采用細焊條、小電流以減少母材的熔化深度,減緩熱影響區的冷卻速度;焊后緩冷和進行去應力退火等。這無形當中增加了生產周期,增大生產成本。雖然此類焊條價格低,但性能低,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焊接材料,焊前不需要預熱,不用采用細焊條、小電流,焊后不需要進行去應力退火,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供一種焊接材料物質組成及其含量的檢測方法,以期待解決現有技術中檢測結果不夠準確、全面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焊接材料物質組成及其含量的檢測方法,包括取3個不同批次樣品分別單獨檢測,所述的檢測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a.解離藥皮,所述解離藥皮使藥皮的不同組成物間解離,采用瑪瑙研缽進行研磨,研磨時間控制在10至20分鐘;
b.超聲分離,所述超聲分離使包裹粘連的不同物質得到分離,超聲波工作頻率為40千赫茲,工作時間為45至60分鐘;
c.將樣品縮分為3等份,分別在觀察儀器上進行樣品形貌觀察;對不同顆粒進行能譜化學成分分析,確定物質組成;粒度分級,統計不同物質顆粒數級面積大小,根據不同物質的密度及其分布面積確定各物質含量;經過檢測,所述焊接材料的物質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為:大理石35%,螢石15%,鈦鐵9%,低碳硅鐵7%,中碳錳鐵5%,鈦白粉8%,碳化鎢7%,云母4%,純堿1.2%,CeO2為3%,Al2O33%,K2O1.5%,Na2O1.3%。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粒度分級包括:篩分法、水析法。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超聲分離的介質選自乙醇、丙酮中的一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焊接材料焊前不需要預熱,不用采用細焊條、小電流,焊后不需要進行去應力退火,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對焊接材料直接處理,采用不破壞焊接材料構成物的結構、組成成分,由于微區分析可選取獨立物相進行分析,避免了化學分析多物質混合導致的不同成分的影響;通過微區分析直接檢測焊接材料的物質組成及其粒度大小,達到既確定其化學組成又確定其存在形式,滿足焊條材料品質的精細檢測,從而保證高品質焊材的一致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樣品的螢石測定能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漢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漢龍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80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