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觸屏的便捷輸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7842.4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50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邢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商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88 | 分類號: | 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便捷 輸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觸屏的便捷輸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通過模糊檢測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輸入符號,候選集符號分塊布局人機交互便捷輸入方法,屬于用戶和計算機交互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輸入裝置和輸入法是人機友好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輸入裝置分:符號型和坐標型。鍵盤、撥碼盤、打孔紙帶等屬于符號型輸入裝置,數據被編碼為字符、數字等符號輸入計算機;鼠標、示蹤球、觸摸板、手寫板等屬于坐標型輸入裝置,通過跟蹤感應點絕對坐標或相對坐標,輔以視覺交互,將用戶的視覺焦點位置輸入計算機。
觸摸顯示屏(簡稱觸屏)將觸摸板和顯示屏按1比1尺寸疊加在一起,使得用戶可以在觸屏上直接定位視覺焦點位置。現有定位裝置包括:手寫筆、人類手指等。
觸屏輸入計算機的是感應點坐標,現有技術通過在顯示屏上繪制符號,并劃分符號區域的方式,將感應點坐標所對應的符號輸入計算機。因此,觸屏輸入裝置屬于坐標/符號混合型。
目前,觸屏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以人類手指作為定位裝置的觸屏一般適用于對感應點定位要求較低的場合,如智能手機等;而以手寫筆作為定位裝置的觸屏則適用于較專業、對感應點定位要求較高的場合,如繪圖板等。
由于英文字符、中文字符、數字等候選集符號數量多,在尺寸較小的觸屏上排列擁擠,且每個符號區域面積較小,給以人類手指作為定位裝置的應用帶來諸多不便,相鄰區域符號誤輸入率較高,影響輸入速度和效率。
現有很多技術用于解決觸屏尺寸小而候選符號多的技術問題,總結起來主要分兩類:多屏符號布局和符號關聯布局。
多屏符號布局技術就是將候選集符號拆分為多個子集合,每一屏只顯示一個子集合,通過多屏切換機制,由用戶選擇不同的子集合,以減少每一屏候選符號數量,增加每一個候選符號區域的面積,減少誤輸入率;
符號關聯布局技術就是將候選集符號根據一定關聯規則,在用戶輸入一個符號后,根據用戶使用習慣、讀音、詞頻、詞組、互聯網統計規律等關聯規則,動態布局候選符號,減少候選符號區域操作次數,增加命中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檢測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輸入符號,所應用的觸屏是將觸摸板和顯示屏按1比1尺寸疊加在一起,用戶可以在觸屏上直接定位視覺焦點位置;
本發明利用觸屏顯示和定位功能,一個觸屏功能分區分塊劃分為:符號輸入焦點框、多個候選符號組合、多個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
其中每一個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包括:觸屏動作檢測區域、候選集符號;
用戶在觸屏動作檢測區域內滑動手指、手寫筆或其他感應定位設備,觸發觸屏的輸入事件,觸屏記錄觸屏動作軌跡,通過模糊識別算法處理之后,確定左上、上、右上、左、原位、右、左下、下、右下、順時針旋轉、逆時針旋轉方向,每一個方向對應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內候選集符號中相應方位上的符號;
觸屏動作檢測區域不僅限于獨立的觸屏區域,也可以占到整個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和候選集符號顯示位置重疊;
每一個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各自獨立,如果觸屏輸入事件中,觸屏動作起始點和觸屏動作終止點位于不同的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則以觸屏動作起始點為準;
為了減少輸入次數,增加輸入命中率,采用多個候選符號組合,用戶通過直接點擊候選符號組合選擇符號組合,最后輸入符號顯示在符號輸入焦點框中,完成輸入;
本發明候選集符號不僅限于字符符號,也可以是功能符號,例如:控制指令,快捷輸入對照表;
本發明根據候選集符號組合概率確定候選符號之間的鄰近距離,符號組合輸入多個符號組合庫;
本發明也可選擇候選集符號顯示和輸入分開布局方案,觸屏上為候選集顯示區,通過點擊選中觸屏動作移動方向識別區域,配合方向按鍵區按鍵,提高方向識別準確度;
本發明模糊檢測觸屏動作移動方向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每隔預設時間間隔Δt采樣觸屏位置;
步驟二:由于觸屏動作感應的都是一個小區域,因此對每一個采樣時刻的感應區域求質心點,作為該時刻的觸屏位置。時間間隔Δt的前后時刻觸屏位置組成一個觸屏動作的一個分段,以9個標簽表示觸屏動作分段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商大學,未經浙江工商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784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