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的廢渣制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7810.4 | 申請日: | 2013-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2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成官文;蔣晨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官文;蔣晨光 |
| 主分類號: | C05F17/00 | 分類號: | C05F17/00;C05G3/04;C05F5/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華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羅玉榮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木薯 加工 淀粉 廢渣 制備 生物 有機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有機肥,具體是一種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的廢渣制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類之一,廣泛栽培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亞熱帶地區,木薯是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的第五大作物。2008年我國木薯種植面積已達43萬公頃,鮮薯產量達到857萬噸,面積產量僅次于熱帶水果、甘蔗和橡膠。木薯加工生產成淀粉和酒精后,遺留下75%左右質量的木薯渣(約642萬噸),數量非常巨大,且不易保存,在1~2d內就變成黃色或黑色(黃曲霉素污染),飼喂動物后常引起中毒,發病頻繁,從而嚴重制約了木薯渣的資源化應用,部分木薯渣被廢棄腐爛而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因此,合理開發利用這些有機廢物資源,生產生物有機肥,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的廢渣制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
一種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的廢渣制備生物有機肥,其用料用量重量份比為:
木薯淀粉加工廢渣70~80,
統糠10~20,
紅薯藤0~10,
稻草0~10,
酵素菌0.1~0.2,
紅糖0.2。
上述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的廢渣制備生物有機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上述原料用量重量份配比稱料;
(2)將上述原料混合10~15min,并控制含水率在55~65%,混勻后按寬2~3m、高1.2~2m條形堆放,缺氧或兼氧發酵2天;
(3)再每天翻堆一次,連續翻堆高溫好氧發酵5-6天,溫度控制在55~75℃;
(4)散堆冷卻1天后,按高3~6m成堆堆放,后發酵20-30天,其中在10~15天時再翻堆一次;
(5)散堆自然風干至含水率低于30%時,即可計量包裝。
所述統糠為大米加工時產生的統糠。
所述紅薯藤切碎成3-5cm長。
所述稻草切碎成3-5cm長。
本發明優點在于:
(1)充分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產生的新鮮木薯廢渣生產高效優質生物有機肥,能發展循環經濟,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環境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改良土壤和保護環境,提高綜合效益。
(2)不同粒度(徑)的有機物料利于彼此充分分散和混勻,其經酵素菌發酵后能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酒精、腐殖質等,并富含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生物殘體—生物蛋白。形成的產品pH值一般在7.5-8.1,并含有較高含量的有機質和大量有益微生物,能改良土壤微生態環境,減少農作物病蟲害,活化并促進植物對肥料及其土壤中營養組分的吸收,提高氮、磷、鉀肥的利用率和有效轉化率。由于這些有機廢料不含重金屬等有害組分,其經過發酵殺死了原材料中的各種有害微生物,并使有機質腐熟穩定,因而生產的生物有機肥為綠色產品,非常適宜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廣西某木薯淀粉加工企業,利用木薯加工淀粉產生的新鮮廢渣制備生物有機肥,其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為:木薯淀粉加工廢渣72,統糠18,紅薯藤3,稻草6.7,酵素菌0.1,紅糖0.2;將上述原料攪拌混合12min,并控制含水率在60%,混勻后按寬2.5m、高1.5m條形堆放,缺氧發酵2天;再連續翻堆高溫好氧發酵5天;散堆冷卻1天后堆放25天,其間翻堆1次;散堆自然風干至含水率低于30%時計量包裝,制成成品生物有機肥7500余噸,用于無公害、綠色和有機水稻、蔬菜、水果等種植。
經試驗,施用本生物有機肥300-350kg/畝后,有機水稻單位面積基本可以維持原有產量,單位面積增收9%~20%;施用本生物有機肥250kg/畝、追施尿素10kg/畝、三個15復合肥10kg/畝后,綠色水稻單位面積增產10%~15%,單位面積增收20~25%。同時,農業種植過程中改良了土壤,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和環境成本,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官文;蔣晨光,未經成官文;蔣晨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78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生產非氧化物復合材料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孔式高溫烘干托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