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長BiFe1-xCoxO3系列晶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7179.8 | 申請日: | 2013-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0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越;邸大偉;馬云峰;蔣毅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13/00 | 分類號: | C30B13/00;C30B2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長 bife sub co 系列 晶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BiFe1‐xCoxO3(簡稱BFCO)系列晶體生長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生長BiFe1‐xCoxO3系列晶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多鐵性材料是指同時具有(反)鐵電性、(反)鐵磁性及鐵彈性中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特性的功能材料。鐵酸鉍(BiFeO3)作為一種少數的單相多鐵材料,能在室溫下同時表現出鐵電性(居里相變溫度TC=1103K)和較弱的反鐵磁性(尼爾相變溫度TN=643K),鐵電與鐵磁的耦合效應使得其在磁電(鐵電)信息存儲,非線性光學,自旋電子學,磁電傳感器和驅動器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純相BiFeO3具有菱方(三角)扭曲的鈣鈦礦結構,所屬的R3C點群雖然在理論上存在較弱的鐵磁性,但是尼爾溫度下,由于其G型反鐵磁有序的螺旋型自旋結構的磁性周期是62nm,這種結構上的相容調制決定了大部分原子磁矩相互抵消,使得BiFeO3宏觀上幾乎觀察不到鐵磁性的存在,從而限制了其應用。因此如何增強BiFeO3的磁性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如何提高BiFeO3鐵磁性的嘗試中,通過B位進行元素摻雜得到廣泛的研究和關注,在其中,由于Co和Fe在元素周期表位置相鄰,它們的原子半徑相近,所以普遍認為用Co替代Fe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一方面不會對BiFeO3的晶格結構產生較大影響,可以保留其鐵電性;另一方面,因Co離子與Fe離子的磁矩不同,有望通過摻雜Co改變BiFeO3的62nm自旋螺旋調制周期,解決反向自旋磁矩相抵消的問題,從而改善BiFeO3的反鐵磁性能。
光學浮區法作為一種新的高效的晶體生長方法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它采用光學聚焦紅外加熱系統熔融多晶料棒,在生長的晶體和多晶料棒之間形成一段非常窄的熔區,靠溶液的表面張力和重力的平衡來維持穩定,熔區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移動完成結晶,廣泛應用于高溫難熔氧化物、金屬間化合物、易揮發易污染材料的生長。光學浮區法能快速自發成核生長晶體,易保留晶體高溫相,能在電腦屏幕上對熔區進行實時動態精確觀察,便于對熔區進行有效及時調控,優化結晶質量。由于采用料棒邊熔化邊結晶的生長方式,能夠在高壓氣氛環境下,通過快速生長有效抑制揮發。在前期系統性試驗階段,采用光學浮區法能在較短時間積累豐富的實驗數據,從而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BiFe1‐xCoxO3熔體比較大的表面張力對光學浮區法形成高穩定的熔區頗為有利,另外其相變溫度范圍僅有50K,溫度偏低或偏高便會產生雜項Bi25FeO40,Bi2Fe4O9,必須通過快速升降溫保持高溫相,所以對生長環境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們采用光學浮區法進行了BiFe1‐xCoxO3,x=0.01,0.03,0.05,0.07,0.09,0.11,系列晶體的生長,對生長氣氛和壓強無特殊要求,結晶質量較高,重復性好,是一種棒狀晶體生長的新方法,長度最高可達100mm.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Co對Fe的替代以提高BiFeO3的磁學性能。針對BiFe1‐xCoxO3系列晶體生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材料本身的特點,提供了一種在常壓空氣中,制備出高質量厘米級BiFe1‐xCoxO3系列晶體的新生長方法。首先要制備出致密均勻單相的優質料棒,其次是摸索出光學浮區法生長該系列單晶的生長功率、生長速度、料棒籽晶轉速等最佳工藝參數。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71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蔭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自動麻將機翻牌傳輸裝置
- 一種溶膠-凝膠法制備BiFe<sub>1‐x</sub>Cr<sub>x</sub>O<sub>3</sub> 鐵電薄膜的方法
- 一種生長BiFe<sub>1-x</sub>Co<sub>x</sub>O<sub>3</sub>系列晶體的方法
- 一種高剩余極化強度和高介電常數BiFe<sub>0.96-y</sub>Mn<sub>0.04</sub>Cr<sub>y</sub>O<sub>3</sub> 鐵電薄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高剩余極化強度的BiFe<sub>1-X</sub>Mn<sub>X</sub>O<sub>3</sub> 鐵電薄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疊層狀BiFe<sub>0.97-x</sub>Mn<sub>0.03</sub>TM<sub>x</sub>O<sub>3</sub>/CoFe<sub>2</sub>O<sub>4</sub>多鐵性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基于BiFe0.9Ni0.1O3/P(VDF?TrFE)的多態存儲器件及制備方法
- 鐵磁絕緣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
- 核殼型鋁摻雜鐵酸鉍/二氧化硅復合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光助BiFe<base:Sub>1-x
- 一種鈷摻雜鐵酸鉍體系薄膜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