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5839.9 | 申請日: | 2013-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65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俊;姚建華;孔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清縣供電局;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13/00 | 分類號: | 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電站 設備 溫度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變電站設備溫度如接頭溫度、本體溫度等是反應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一項重要參數,近年來國內外電力企業在變電站設備溫度檢測、監測技術手段上做出了許多的研究和應用,當前比較流行的手段是,使用無線傳感技術測量設備溫度的在線監測系統。但是,這些在線監測系統往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目前的在線監測系統需要一個變電站內放一臺服務器,并安裝相關監測設備,采集到的設備溫度數據存放在當地服務器上,受到硬盤容量的限制,不能保存長期的歷史數據;2、現有的監測系統功能較差,無法滿足用戶直接需求,哪怕是一些簡單的報表功能,都需要重新安裝設備,耗時、耗力;3、現有的監測系統無統一的監測平臺功能,當有多個變電站安裝設備溫度在線監測系統時,遠方監控人員需要切換不同的變電站進行監視,嚴重影響了監控人員的監測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系統,能保存長期的歷史數據、監測系統功能性好、監測系統有統一的監測平臺。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種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系統,包括接收站和設在變電站內設備上的與接收站無線連接的無線溫度傳感器,所述接收站通過網絡連接到數據庫系統。
作為優選,所述數據庫系統包括數據庫接口模塊、數據庫存儲模塊和用戶端監測模塊。
作為優選,所述數據庫存儲模塊采用海迅實時數據庫。
作為優選,所述數據庫接口模塊包括數據庫接口芯片,所述數據庫存儲模塊包括數據庫存儲芯片,所述用戶端監測模塊包括用戶端監測芯片。
作為優選,所述用戶端監測模塊包括設備溫度實時在線監測模塊、歷史數據統計分析模塊、趨勢圖分析模塊、歷史數據查詢模塊以及智能預警模塊。
作為優選,所述接收站包括接收基站、端站主機、數據處理器,所述接收基站與數據處理器網絡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端站主機網絡連接,所述端站主機與數據庫服務器網絡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接收基站與數據處理器采用RS-485串口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與端站主機采用以太網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接收站和數據庫服務器通過光纖交換機以及光纖網絡連接。
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的一種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系統,解決了一般監測系統不能保存長期的歷史數據、監測系統功能性較差以及監測系統無統一的監測平臺功能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變電站設備溫度監測系統,包括接收站4和設在變電站1內設備2上的與接收站4無線連接的無線溫度傳感器3,所述接收站4通過網絡連接到數據庫系統5。所述數據庫系統5包括數據庫接口模塊51、數據庫存儲模塊52和用戶端監測模塊53。所述數據庫接口模塊51包括數據庫接口芯片。所述數據庫存儲模塊52包括數據庫存儲芯片。所述用戶端監測模塊53包括用戶端監測芯片。所述用戶端監測模塊53包括設備溫度實時在線監測模塊、歷史數據統計分析模塊、趨勢圖分析模塊、歷史數據查詢模塊以及智能預警模塊。所述設備溫度實時在線監測模塊包括具有實時在線監測設備溫度功能的集成芯片。所述歷史數據統計分析模塊包括具有統計分析歷史數據功能的集成芯片。所述趨勢圖分析模塊包括具有趨勢圖分析功能的集成芯片。所述歷史數據查詢模塊包括具有查詢歷史數據功能的集成芯片。所述智能預警模塊包括具有實時在線監測設備溫度功能的集成芯片。所述接收站4包括接收基站41、端站主機42、數據處理器43,所述接收基站41與數據處理器43網絡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43端站主機42網絡連接,所述端站主機42與數據庫服務器5網絡連接。所述接收基站41與數據處理器43采用RS-485串口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器43與端站主機42采用以太網連接。所述接收站4和數據庫服務器5通過光纖交換機6以及光纖網絡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清縣供電局;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德清縣供電局;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583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