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GeoSOT剖分編碼的網絡地址設計方法和數據資源調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5337.6 | 申請日: | 2013-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9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承旗;濮國梁;童曉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付雷杰;高燕燕 |
| 地址: | 10087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geosot 編碼 網絡地址 設計 方法 數據 資源 調度 | ||
1.一種基于GeoSOT剖分編碼的網絡地址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步驟1、根據用戶主機所管理數據資源的地理范圍,在使用GeoSOT剖分編碼方案對全球地理范圍進行剖分得到的多層剖分面片中,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剖分面片,所述條件為:剖分面片為包含所述用戶主機所管理數據資源的地理范圍的最小剖分面片;該符合條件的剖分面片所處GeoSOT剖分層級記為用戶主機使用的GeoSOT剖分層級;
步驟2、獲得所述符合條件的剖分面片的二進制一維的GeoSOT編碼,當該GeoSOT編碼不足64位時,余下的位置1或0,得到主機編碼;
所述主機編碼包括有效位和置數位;
步驟3、將用戶主機使用的GeoSOT剖分層級轉換為5位二進制編碼,得到剖分層級編碼;
步驟4、5位剖分層級編碼和64位主機編碼順序組合構成GeoIP編碼,共計69位;
步驟5、將上述得到的GeoIP編碼作為IPv6地址中的后69位,得到GeoIP地址;
步驟6,對GeoIP地址進行子網劃分,子網劃分的方案為:
1級子網:GeoIP地址的前59位為1級子網網絡號,第60-64位為1級子網的子網號;所述的1級子網為全球網絡資源的網絡節點;
N級子網:GeoIP地址的前59+2(N-2)+5為N級子網的網絡號,網絡號的后兩位為N級子網的子網號,1<N≤33;所述的N級子網為GeoSOT剖分方案中第N-1級剖分面片對應地理空間范圍內數據資源的網絡節點,其中1<N≤33;
步驟7,針對所述的步驟6中的子網劃分方式,第n級子網的子網掩碼設置策略如下:子網掩碼共128位,GeoIP地址的前59位+第n級子網的網絡號+子網號對應位的子網掩碼為1,其余位子網掩碼為0,1≤n≤33。
2.一種數據資源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一、確定用戶主機所管理數據資源的地理范圍,依據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eoSOT剖分編碼的網絡地址設計方法,設計用戶主機的GeoIP地址;
二、發送主機獲得帶有地理空間信息的數據,根據數據涉及的地理空間范圍,在使用GeoSOT剖分編碼方案對全球地理范圍進行剖分得到的多層剖分面片中,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剖分面片,記為數據剖分面片,所述條件為:數據剖分面片為包含所述數據涉及的地理空間范圍的最小剖分面片;數據剖分面片所處GeoSOT剖分層級記為發送主機使用的GeoSOT剖分層級;
三、發送主機根據所述的數據剖分面片,依據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eoSOT剖分編碼的網絡地址設計方法,確定所述數據的接收主機的GeoIP地址;
四、將所述接收主機的GeoIP地址與發送主機的GeoIP地址進行比對:若所述接收主機的GeoIP地址與發送主機的GeoIP地址一致,則發送主機將所述數據進行存儲;若所述接收主機的GeoIP地址與發送主機的GeoIP地址不一致,則將所述數據以及接收主機的GeoIP地址進行封裝,獲得GeoIP數據包;
五、發送主機將所述GeoIP數據包發送到網絡,由路由器將接收主機的GeoIP地址與網絡的子網掩碼進行“與”操作來消除主機號,獲得網絡號和子網號,進行路由選擇,借助多臺路由器將GeoIP數據包傳遞到接收主機;
六、將所述GeoIP數據包進行拆封,接收主機獲得所述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未經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533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