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耐熱耐磨耐低溫PVC管材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4996.8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72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章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章磊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27/24;C08L51/00;C08L61/06;C08K13/04;C08K5/524;C08K5/053;C08K5/375;C08K3/26;C08K7/06;C08K3/04;C08K3/36;C08K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 11344 | 代理人: | 王柱 |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耐熱 耐磨 低溫 pvc 管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PVC管材,尤其是一種新型耐熱耐磨耐低溫抗老化的PVC管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解決PVC管材耐熱性耐磨性差的問題,采用CPVC樹脂加入到PVC樹脂中的方式,來增加其耐熱性和耐磨性。但是新合成的PVC管材在低溫條件下容易變硬變脆,在自然環境中使用容易老化,使用壽命較短。嚴重影響了在低溫環境和室外條件下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耐熱耐磨耐低溫PVC管材,通過增加硫代雙酚、亞磷酸酯、酚醛樹脂交聯劑、木糖醇、山梨醇和碳纖維,并限定各成分的含量,使添加的元素之間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在保持了原有的耐熱、耐磨的基礎上,耐低溫和使用壽命都得到了顯著增強,機械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耐熱耐磨耐低溫PVC管材,其組分及重量百分比為:
余量為CPVC樹脂。
優選的方案為還包括納米SiO2,重量百分比為0.4-1.0,并且粒子尺寸在30-50nm之間。
優選的方案為還包括馬來酸酐,重量百分比為0.3-0.5。
優選的方案為還包括著色劑,著色劑為炭黑或硫酸鋇。
本發明的與現有技術相比,耐低溫明顯加強,可以在嚴寒條件下使用,使用壽命顯著增強,機械性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新型耐熱耐磨耐低溫PVC管材,其組分及重量百分比為:
余量為CPVC樹脂。
將上述配料進行熱混、冷混后再通過擠出成型制成管材。
實施例2
對實施例1中的新型耐熱耐磨耐低溫PVC管材(記為樣品1)和現有的耐熱耐磨PVC管材(記為樣品2)進行耐熱性對比。
現有耐熱耐磨PVC管材的按照下述重量配比準備原料:
PVC樹脂50份,CPVC樹脂50份,復合鉛穩定劑3份,石蠟0.6份,聚乙烯蠟0.4份,ACR加工助劑2份,MBS5份,納米碳酸鈣3份,著色劑炭黑0.03份。
經檢測發現,樣品1的維卡軟化溫度為110度,樣品2的維卡軟化溫度為108度。
由此可知,兩者在耐熱性上相差不大,通過實驗發現,兩者在耐磨性上也基本相同。
實施例3
對樣品1和樣品2耐低溫性和使用壽命進行實驗檢測:
樣品1在零下60度下2天仍未變硬變脆,樣品2在零下40度下2天已經變硬變脆。加入粒子尺寸在30-50nm納米SiO2,樣品1在零下66度下2天仍未變硬變脆。
樣品1在平均溫度為20度的室外環境中放置,發現253天后開始變為黃色;樣品2在131天后即開始變為黃色。加入馬來酸酐,樣品1在同樣的環境中290天后開始變為黃色。
實施例4
對樣品1和樣品2進行機械性能檢測:
發現樣品1的彎曲強度為131MPa,壓縮強度為87MPa,懸臂梁沖擊強度為101.3J/m;樣品2的彎曲強度為106MPa,壓縮強度為68MPa,懸臂梁沖擊強度為98.3J/m。
以上內容是結合本發明的結構和工作過程對其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章磊,未經章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49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