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保型建筑保溫材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3755.1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04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駱長文;駱英;文華忠;劉栩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長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6 | 分類號: | C04B28/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建筑 保溫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保溫和吸聲功能的建筑材料。
背景技術
保溫材料一般是指導熱系數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保溫材料在建筑中常見的應用類型及設計選用應符合GB/T?17369-1998《建筑絕熱材料的應用類型和基本要求》的規定。
選用時除應考慮材料的導熱系數外,還應考慮材料的吸水率、燃燒性能、強度等指標。
在建筑和工業中采用良好的保溫技術與材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統計表明,建筑中每使用一噸礦物棉絕熱制品,一年可節約一噸石油。北京安苑北里節能小區采用情況表明,單位面積節煤率每年為11.91公斤標煤/平方米。工業設備與管道的保溫,采用良好的絕熱措施與材料,可顯著降低生產能耗和成本,改善環境,同時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如:工業設備和管道工程中,良好的保溫條件,可使熱量損失降低95%左右,通常用于保溫材料的投資一年左右可以通過節約的能量收回。?
1980年以前,我國保溫材料的發展十分緩慢,為數不多的保溫材料廠只能生產少量的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礦渣棉、超細玻璃棉、微孔硅酸鈣等產品,礦棉廠很少,生產能力不足萬噸,散棉、硅酸鈣絕熱材料也只有3家,年產8000立方米。產品數量、質量都滿足不了要求。?
硅酸鈣絕熱制品國內70年代研制成功,具有抗壓強度高,導熱系數小,施工方便,可反復使用的特點,在電力系統應用較為廣泛。?國內大部分普遍為小作坊式生產,之后相繼從美國引進四條生產線,工藝技術先進,速溶速甩成纖、干法針刺氈,質量穩定,可耐溫800-1250°C。特點:酸度導數2.0以上,耐高溫,一般化工管道1000°C多,必須用這種材料。溶溫在2000°C左右。?
泡沫塑料也是保溫材料的一種,它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制成的,內部具有無數小孔的塑料制品,它具有導熱系數低,加工成型等優點,在建筑上剛開始使用。主要用于包裝行業(如冰箱)、地下直埋管道保溫、冷庫保冷。?
主要產品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但建筑領域應用存在問題。近年來用于鋼絲網夾芯板材,彩色鋼板復合夾心板材,雖然有一定限制,但發展較快,隨著建筑防火對材料要求越來越嚴格,對該材料應用提出了新課題。
軟瓷保溫材料以天然泥土、石粉等無機物為原料,經分類混合、復合改性,在光化異構及曲線溫度下成型??拐?、抗裂、耐凍融、抗污自潔等性能都非常優秀。?
而專用于建筑墻體的一類保溫材料,稱為墻體保溫材料。根據使用位置可分為:外墻保溫材料,內墻保溫材料,屋面保溫材料;根據保溫材料的內在成分可分為:無機保溫材料和有機保溫材料。
其中無機保溫材料主要集中在玻璃棉、巖棉、膨脹珍珠巖、微納隔熱板等具有一定保溫效果的材料,能夠達到A級防火。巖棉的生產對人體有害,工人還會不愿施工的情況出現,而且巖棉建廠的周期長,從建廠到可生產大約需要2年的時間?,F在國內市場巖棉的供應量也達不到使用的要求。膨脹珍珠巖的重量大,吸水率高。微納隔熱板的保溫性能是傳統保溫材料的3-5倍,常用于高溫環境下,但價格較貴。膨脹珍珠巖由于原料來源廣泛,生產設施簡單,對人體無害,相信在以后可以作為主要的材料使用。
而有機類保溫材料主要有聚氨酯泡沫、聚苯板、酚醛泡沫等。有機保溫材料具有重量輕、可加工性好、致密性高、保溫隔熱效果好,但缺點是:不耐老化、變形系數大、穩定性差、安全性差、易燃燒、生態環保性很差、施工難度大、工程成本較高,其資源有限,且難以循環再利用。傳統的聚苯板、無機保溫板具有的優異保溫效果,在中國目前的墻體保溫材料市場中廣泛使用,但是不具備安全的防火性能,尤其是燃燒時產生毒氣,其實此類材料的使用在發達國家早已經被限制在極小的應用領域。近年來中國建筑物因大面積使用聚苯板保溫材料所引發的火災事故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
而外墻保溫材料有硅酸鹽保溫材料、陶瓷保溫材料、膠粉聚苯顆粒、鋼絲網采水泥泡沫板(舒樂板)、擠塑板XPS、硬泡聚氨酯現場噴涂、硬泡聚氨酯保溫板、發泡水泥板、A級無機防火保溫砂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長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省長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37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