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魚苗養殖池排污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2827.0 | 申請日: | 2013-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2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孟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乾海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3000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苗 養殖 排污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魚苗養殖池排污系統。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在高密度精養魚苗養殖需要將養殖池內帶有污水的回水排出,并將養殖池內注入新水,已達到節水及保持飼養環境的目的,現有水產養殖池的排污器為污水容易堵塞排污口,不利于污水排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于污水排出的魚苗養殖池排污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魚苗養殖池排污系統,包括鍋型的水產養殖池池體,設于水產養殖池池體底部中央設的排污口,設于排污口上的帶有多個排污孔的排污管柱及回水溢水管,所述排污管柱的排污孔上設有篩網,所述排污口與回水溢水管之間設有排污管,所述回水溢水管上側設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出口下設有排污池。
所述排污孔在回水溢水管上成30度螺旋線排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水產養殖池池體池底為鍋型便于污水匯聚,設于底部中央的排污口上的排污管柱通過設于其上排污孔,將污水排出,排污孔上設有篩網,防止養殖水產進入排污孔,此種柱式多排污孔結構,可有效的防止污水堵塞排污孔,利于污水排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產養殖池池體,2.排污管柱,3.排污孔,4.排污管,5.回水溢水管,6.排污池,7.水面,8.溢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鍋型的水產養殖池池體1,設于水產養殖池池體底部中央設的排污口,設于排污口上的帶有多個排污孔3的排污管柱2及回水溢水管5,所述排污管柱的排污孔上設有篩網,所述排污口與回水溢水管之間設有排污管4,所述回水溢水管上側設有溢水口8,所述溢水口出口下設有下設有排污池6。
由于水產養殖池池體池底為鍋型便于污水匯聚,設于底部中央的排污口上的排污管柱通過設于其上排污孔,將污水排出,排污孔上設有篩網,防止養殖水產進入排污孔,此種柱式多排污孔結構,可有效的防止污水堵塞排污孔,利于污水排出。
所述排污孔在回水溢水管上成30度螺旋線排列。使水產養殖池內壓強能加均勻,有利于魚苗生長。
工作時,污水自排污孔進入回水溢水管,回水溢水管與水產養殖池池體形成連通器,當向養殖池內注入新水,水面7高于回水溢水管的溢水口時,水從溢水口溢出落入排污池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乾海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乾海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28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玻璃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生產工藝廢水循環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