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62277.2 | 申請日: | 2013-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1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紅媛;楊昊瑜;梁正偉;左靜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艷萍 |
| 地址: | 15008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茵陳蒿 種子 萌發 方法 | ||
1.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一、種子的收集和選取:在每年的9月15日~10月15日,收集茵陳蒿種子,裝在紙袋中,在相對濕度為30%~50%的室溫條件下干燥3~6個月;
二、種子精選去雜:選取純度為95%以上、凈度為95%以上的茵陳蒿種子,然后將茵陳蒿種子消毒;
三、發芽:將經過步驟二處理的茵陳蒿種子放在直徑為60~90毫米的培養皿的發芽床中,然后用透氣保濕的封口膜將培養皿底和蓋交接部位封好,然后在濕度為50~100%的條件下,以24小時作為一個循環周期,培養10~15天,每個周期在高溫20~30℃的光照下培養12小時,然后在低溫10~16℃避光條件下培養12小時,且每個周期內的高溫和低溫溫差不小于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所述的消毒方法如下:
將純度為95%以上、凈度為95%以上的茵陳蒿種子放入質量分數為0.1%的氯化汞溶液進行浸泡消毒,浸泡消毒5~10分鐘,然后用蒸餾水清洗4~6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所述的培養皿的發芽床為草炭土、細河沙或定性濾紙。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以24小時作為一個循環周期,培養10天。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提高茵陳蒿種子萌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每個周期在高溫25℃的光照下培養12小時,然后在低溫15℃避光條件下培養12小時,且每個周期內的高溫和低溫溫差不小于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22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顯示溫度功能的花盆
- 下一篇:具有顯示濕度功能的加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