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2098.9 | 申請日: | 2013-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7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邵曉婷;徐海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10008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方法 電子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電子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例如:手機、筆記本電腦、一體機等等,人們也享受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便利。
其中,隨著電子設備的發展,其所對應的輸入方式也越來越多,比如:鼠標輸入、鍵盤輸入、語音輸入等等。其中,語音輸入由于操作方便且快捷,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歡迎。當電子設備處于待機狀態時,電子設備所對應的語音識別引擎通常處于關閉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在現有技術中,通??梢酝ㄟ^響應對一預設按鈕的長按操作來開啟語音識別引擎。
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過程中,至少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由于在現有技術中,需要通過響應對一預設按鈕的長按操作來控制語音識別引擎進入工作狀態,故而存在著不夠快捷的技術問題,同時也不夠直觀,影響用戶的體驗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方法及電子設備,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控制語音識別引擎進入工作狀態時不夠快捷的技術問題。
一方面,本申請通過一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應用于電子設備中,所述電子設備包括有語音識別引擎,以及包括或連接有麥克風,所述方法包括:
獲得通過所述麥克風采集到的第一氣流信息;
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
在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滿足所述第一預設條件時,控制所述語音識別引擎從第一狀態進入第二狀態,其中,所述語音識別引擎處于所述第一狀態時的功耗低于所述語音識別引擎處于所述第二狀態時的功耗。
可選的,所述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是否滿足第一預設條件,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是否為使用所述電子設備的第一用戶對所述麥克風吹氣所產生的氣流信息。
可選的,所述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是否為使用所述電子設備的第一用戶對所述麥克風吹氣所產生的氣流信息,具體為:
判斷所述第一用戶的嘴與所述麥克風的距離是否小于第一預設閾值;或
判斷在獲得所述第一氣流信息之前的一預設時間段內,是否存在握持所述電子設備并移動的操作。
可選的,所述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是否為使用所述電子設備的第一用戶對所述麥克風吹氣所產生的氣流信息,具體為:
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所對應的第一氣流強度是否大于預設氣流強度;或
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所對應的第一持續時間是否大于預設持續時間。
可選的,所述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是否為使用所述電子設備的第一用戶對所述麥克風吹氣所產生的氣流信息,具體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氣流信息所對應的第一氣流強度是否大于預設氣流強度;
在所述第一氣流強度大于所述預設氣流強度時,判斷所述第一氣流強度的第一持續時間是否大于預設持續時間。
可選的,在所述控制所述語音識別引擎從第一狀態進入第二狀態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語音識別引擎是否處于使能狀態,其中,在所述語音識別引擎處于所述使能狀態時,設備端與所述語音識別引擎進行配合以完成所述語音識別引擎的語音識別功能的功能模塊處于工作狀態;
在所述工作狀態為所述使能狀態時,產生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對所述電子設備進行控制。
可選的,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具體為:通過所述電子設備的揚聲器播放所述第一氣流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氣流聲音的提示信息。
可選的,在所述控制所述語音識別引擎進入第二狀態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語音識別引擎是否處于使能狀態,其中,在所述語音識別引擎處于所述使能狀態時,設備端與所述語音識別引擎進行配合以完成所述語音識別引擎的語音識別功能的功能模塊處于工作狀態;
在所述工作狀態不為所述使能狀態時,產生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第一用戶不能通過語音控制指令對所述電子設備進行控制。
可選的,在所述電子設備處于鎖屏狀態時,在所述控制所述語音識別引擎從第一狀態進入第二狀態之前或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控制所述電子設備從所述鎖屏狀態進入解鎖狀態。
可選的,在所述控制所述語音識別引擎從第一狀態進入第二狀態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語音識別引擎是否處于所述第二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209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