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酯化淀粉薄膜中增塑劑遷移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1024.3 | 申請日: | 2013-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631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琳;李曉璽;朱杰;陳玲;黃晨;李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 | 分類號: | G01N21/35;G01N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宮愛鵬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酯化 淀粉 薄膜 增塑劑 遷移 方法 | ||
1.一種測定酯化淀粉薄膜中增塑劑遷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檢測模型的建立
a.利用ATR-FTIR方法得到不同三乙酸甘油酯標準含量的酯化淀粉薄膜的吸收圖譜;
b.利用熱重分析系統得到不同三乙酸甘油酯含量酯化淀粉薄膜的熱失重曲線,以250℃為三乙酸甘油酯熱逸散的終點,在250℃減少的質量分數扣除水分含量后即為不同樣品中三乙酸甘油酯的實際含量;
c.利用PeakFit軟件對酯化淀粉薄膜中分別屬于三乙酸甘油酯和酯化淀粉的醚鍵紅外特征吸收峰進行分峰處理,多次擬合后得到最大擬合參數,讀取峰面積;
d.以三乙酸甘油酯的醚鍵峰面積與酯化淀粉的醚鍵峰面積的比值對三乙酸甘油酯的含量建立線性良好的回歸模型;
(2)檢測:將與不同食品體系接觸后的含有三乙酸甘油酯的酯化淀粉薄膜采用(1)中a步驟描述的ATR-FTIR方法檢測對薄膜樣品中的同一檢測點進行圖譜的連續采集;將得到的譜圖采用(1)中c步驟描述進行分峰技術處理,得到接觸后的酯化淀粉薄膜相關峰面積比值,代入(1)中d步驟得到的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出三乙酸甘油酯的遷移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R-FTIR方法的測試條件為:掃描范圍600-2000cm-1,掃描32-128次,分辨率4cm-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ATR-FTIR方法每個樣品平行測試3次,測試前進行空白掃描。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重分析的升溫程序為:30~500℃,10℃/min,吹掃氣體:氮氣,流速20mL/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akFit軟件采用線性基線、光譜峰形、高斯方程計算面積的模式來自動擬合去卷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步驟(1)a中所述吸收圖譜還進行扣背景和歸一化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akFit軟件采用線性基線、光譜峰形、高斯方程計算面積的模式來自動擬合去卷積。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步驟(1)a中所述吸收圖譜還進行扣背景和歸一化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步驟(1)a中所述吸收圖譜還進行扣背景和歸一化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102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