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殼聚糖納米粒、防治小菜蛾的生物農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0943.9 | 申請日: | 2013-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9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必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25/10 | 分類號: | A01N25/10;A01N43/9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萬志香;曾旻輝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糖 納米 防治 小菜 生物農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用殺蟲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農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特別一種殼聚糖納米粒、含有雙鏈核糖核酸的防治小菜蛾的生物農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又名小青蟲、兩頭尖、吊絲蟲,屬鱗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遷飛害蟲,其幼蟲主要危害甘藍、白菜、油菜、芥菜、蘿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給重要經濟蔬菜的生產帶來極大損失。一些地區90%以上的植株損失是由小菜蛾幼蟲造成,全球平均每年對其防治的費用高達10億美元。我國各省蔬菜生產區均有為害,以南方各省發生為重。目前,對菜蛾科的防治主要包括農業防治(如輪作)、物理防治(殺蟲燈等)、生物防治(BT乳劑)、化學藥劑(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勞動力需求大、成本高、針對害蟲起階段性作用等因素,難以大規模有效推廣;生物化學藥劑由于其高效、易施用等優勢,一直是防治菜蛾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該蟲年發生世代多,一般在亞熱帶地區為8一12代,在熱帶地區為20代以上,世代重疊,導致用藥度大,農藥殘留、環境污染問題嚴重,抗藥性發展嚴重。已報道菜蛾對50多種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包括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類、昆蟲生長調節劑及蘇云金桿菌(Bt)類等殺蟲劑。研究高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農藥制劑已是蔬菜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RNA干擾(RNA?interference,RNAi)是指外源或者內源的雙鏈RNA特異性地引起基因沉默的現象,目前被廣泛用于鱗翅目害蟲基因功能研究。如:Z.-X.Yang等用微注射的方法導入cadherin基因的dsRNA,導致該蟲的死亡率和性別比率增加,并且幼蟲期出現滯育現象。通過飼喂的方法,導入小菜蛾細胞色素P450(CYP6BG1)基因的dsRNA,致使該蟲對除蟲菊脂類農藥的抗性降低。此外,通過將蟲體浸泡在dsRNA溶液中引發基因沉默也是實驗室常用的有效手段。RNA干擾技術在鱗翅目害蟲防治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為小菜蛾的防治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一種新的小菜蛾防治策略,開辟了蔬菜保護新局面。
雖然基因沉默技術開啟了小菜蛾防治的新篇章,該技術手段對小菜蛾的殺滅作用已被證明,但是目前大量的嘗試僅限于實驗室范圍,還未實現實際操作應用,基于RNAi的生物農藥制劑還未見報道。限制該技術廣泛應用的因素主要是:(一)沒有開發出能增強dsRNA有效成分穩定性、維持其殺蟲效果、適合規模化應用的成熟穩定的先進農藥制劑;(二)沒有探究出簡單便捷、具可操作性的規模化生產工藝。
先進農藥制劑的標志是高效、環境友好和控釋。高效取決于有效成分本身和它在劑型中的微粒尺寸,尺寸越小,表面積越大,效率就越高。水基化農藥制劑如水劑、乳化劑、水乳劑、懸浮劑、懸乳劑等被認為是環境友好劑型,其農藥的微粒尺寸由納米到微米依次增大,但都不具有控釋作用。為了減小農藥的尺寸和實現緩釋,文獻報到將農藥制成納米晶粒,或者在納米粒外部用合成高分子涂敷,或將液體農藥包括成微膠囊,以及用多入口旋渦混合器將聯苯菊酯制成納米顆粒,用海藻酸鈉和殼聚糖通過層層組裝將吡蟲啉包裹等,但這些方法煩瑣,并不簡單,不易進行大規模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094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