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表面無滲透性聚合物中空微球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60560.1 | 申請日: | 2013-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10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孫彥琳;郭榮鑫;何明奕;祝琳華;司甜;沈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9/30 | 分類號: | C08J9/30;C08L23/06;C08L23/12;C08L69/00;C08L25/06;C08L27/06;C08L31/04;C08L3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表面 滲透性 聚合物 中空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表面無滲透性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制備方法,利用熱塑性聚合物在熔融狀態下具有較高粘度的特性,在特定條件下通入惰性氣體,使其形成內部填充惰性氣體,外部由熱塑性聚合物包裹的表面無滲透性中空微球,屬于聚合物功能材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已能根據具體用途的需要,制備出各種尺寸、形態和微觀結構不同的新型聚合物微球。為了滿足在石油鉆井添加劑、酸霧抑制、超聲對比試劑等領域的特殊要求,人們往往需要使聚合物微球的密度小于聚合物本身的密度,從而使其更好地滿足使用要求。
在低密度聚合物微球制備方面,多數是通過乳液聚合、懸浮聚合、分散聚合、沉淀聚合、微流體聚合和模板合成等方法制備具有特殊結構特點(如:殼-核、相分離等)的聚合物微球,然后再輔助以萃取、透析、溶劑蒸發、刻蝕、噴霧干燥、真空干燥等方法,從微球中去除液體相,得到多孔或中空微球。但是,通過上述方法制備的低密度多孔或中空微球,均需要從微球的內部去除致孔劑(或溶劑等物質)來形成孔洞,即有物質從微球內部通過表面向外遷移,因此,制備的微球表面(或殼層)與內部的孔洞(或腔體)是貫通式的,具有較強的滲透性,當被液體長時間浸泡后,液體組分將通過微球表面的微孔滲透進入核內孔洞(或腔體)中,導致微球的密度迅速增大,使其漂浮性大幅度降低。另外,由于致孔劑的向外遷移的需要,這些微球的殼層厚度往往很小,且不能交聯,所以機械性能普遍較差。
Toshinori?Makuta等(Toshinori?Makuta,?et?al.?Hollow?microspheres?fabricated?from?instant?adhesive.?Materials?Letters,2011,65:3415-3417.)在180℃下將α-氰基丙烯酸酯汽化后注射到12℃含0.02%去氧膽酸的蒸餾水中,并用超聲震動裝置將蒸汽快速轉化為微氣泡,由于溫差很大,α-氰基丙烯酸酯蒸汽與水接觸后被迅速冷卻并濃縮于汽/液界面。再利用α-氰基丙烯酸酯遇水快速固化的特點,使其在蒸汽與水的界面處固化,得到了聚α-氰基丙烯酸酯殼層厚度約為100nm,直徑約為10μm的全封閉中空微球。該法所制備的微球基本沒有滲透性,但由于微球內部幾乎處于真空狀態,而每個汽泡內α-氰基丙烯酸酯的供給量有限,無法得到較大的殼層厚度,所以抗壓裂等機械性能較差。另外,受氣泡穩定性和α-氰基丙烯酸酯供給量的雙重限制,該法也不適合于制備粒徑大于10μm的微球。Wolfgang?Schmidt等(Wolfgang?Schmidt,?et?al.?Novel?manufacturing?process?of?hollow?polymer?microspheres.?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2006,61:4973-4981.)先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乳液體系制備粒徑為30nm,Mw為3000~5000g/mol的聚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實心微球,然后,將用膜/微通道、微混合等方法產生的微氣泡通入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相中,同時向水相中加入納米實心微球,由于納米微球的疏水性較強,將迅速被氣泡表面吸附并逐漸沉淀,最終形成氣密性殼層,得到內部含空氣的、粒徑為1~5μm、密度為0.9g/cm3的中空微球。其特點在于不使用有機溶劑,內部不是真空的,但收率只有10%,且不適合制備粒徑較大的微球。Toshinori?Makuta等(Toshinori?Makuta,?et?al.?Simple?fabrication?of?hollow?poly-lactic?acid?microspheres?using?uniform?microbubbles?as?templates.?Materials?Letters,?2009,63:703-705.)將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2g/l)用微孔注射分散于聚乙烯醇水溶液(2%w/w)中,邊攪拌邊將體系壓力升至300kPa,使空氣溶解于液滴(有機相)和水相中,然后將壓力恢復到常壓狀態,此時,溶解于有機相的空氣將膨脹并形成微氣泡而穩定存在于液滴中,而水相中的空氣將迅速消失,隨著有機相中二氯甲烷和液滴中空氣的持續排放,聚乳酸將逐漸沉淀并最終固化形成完整的殼層,得到內徑約2μm,殼層厚度約500nm的中空微球。類似以氣體模板為基礎制備空心或多孔微球的還有:噴霧干燥法(Narayan?PM;?et?al.?Optimization?of?spray?drying?by?factorial?design?for?production?of?hollow?microspheres?for?ultrasound?imaging.?Journal?of?Biomedical?Materials?Research,2001,?56:333-341.),W/O/W(或O/W/O)雙層乳化溶劑蒸發法(Kim?JW,?et?al.?Multi-hollow?polymer?microcapsules?by?water-in-oil-in-water?emulsion?polymerization:?morphological?study?and?entrapment?characteristics.?Colloid?and?Polymer?Science,?2003,281:157-163.)和冷凍干燥法等,這些方法中,雖然通過控制反應條件,其殼層密實性相對較好,但本質上孔洞形成仍然依賴溶劑(或氣體)的轉移和聚合物的沉淀沉積等過程,所以,殼層的致密性仍然有缺陷,因此也具有滲透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605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編碼器/電位器通用混合電路
- 下一篇:手動多瓶輸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