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及其旁路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8323.1 | 申請日: | 2013-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97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聲寰;王曙民;韓肇偉;李威儂;陳秉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民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市楠梓區***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訊 前端 模塊 電路 及其 旁路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適用于分別與一基頻模塊及一天線模塊耦接,該基頻模塊可傳送接收一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具有一傳送元件及一接收元件,其特征在于,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
一功率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傳送元件電性連接;
一低噪聲放大單元,與該基頻模塊的接收元件電性連接;及
一開關單元,分別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及該天線模塊耦接,并包括有多個可在一標準模式及一旁路模式間切換的晶體管,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標準模式時,可接收自該功率放大單元所輸出的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并傳送至該天線模塊,而當該開關單元切換為該旁路模式時,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則自該天線模塊接收并經該復數晶體管分流回傳至該基頻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單元具有一傳送端晶體管、一接收端晶體管,及一接地端晶體管,且每一晶體管分別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用以控制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是否導通的控制端,該傳送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功率放大單元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與該天線模塊耦接以輸出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該接收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天線模塊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與該低噪聲放大單元耦接以回傳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該接地端晶體管的第一端與該接收端晶體管的第二端耦接,以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且其第二端串聯一電容之后,以接收一接地電壓。
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該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包含有復數控制信號,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
a)該復數控制信號是分別對應致能該開關單元中的晶體管,及致能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動作;
b)當該開關單元處于旁路模式時,該復數控制信號中至少一控制信號是致能該低噪聲放大單元動作;及
c)該天線模塊經由該開關單元中的晶體管,以分流的方式接收該數字無線通訊信號至該基頻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單元中具有一傳送端晶體管、一接收端晶體管,及一接地端晶體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d),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傳送端晶體管。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e),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接收端晶體管。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f),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接地端晶體管。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g),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接收端晶體管及該接地端晶體管。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h),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傳送端晶體管與該接地端晶體管。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通訊前端模塊電路的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介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i),該復數控制信號中的控制信號是致能該傳送端晶體管與該接收端晶體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民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民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83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