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058300.0 | 申請日: | 2013-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16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顧忠澤;劉瑋;趙遠錦;程瑤;商珞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5/00 | 分類號: | C12N5/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結構 編碼 載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實心或多囊編碼的微載體,生成所述實心或多囊編碼的微載體的裝置為單乳液或雙乳液的三維微流控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實心油溶性微載體,生成所述實心油溶性微載體的裝置為水包油(W/O)單乳液微流控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實心水溶性微載體,生成所述實心水溶性微載體的裝置為油包水(O/W)單乳液微流控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多囊油溶性微載體,生成所述多囊油溶性微載體的裝置為水包油包水(W/O/W)雙乳液微流控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多囊水溶性微載體,生成所述多囊水溶性微載體的裝置為油包水包油(O/W/O)雙乳液微流控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微載體選自乙氧基化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
7.根據權利要求3或3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微載體選自海藻酸鈣、瓊脂糖、膠原、殼聚糖、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酰胺、N-異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還包括編碼元素,所述的編碼元素為顏色編碼或形狀編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顏色編碼為熒光染料、量子點或光子晶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實心。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為單囊或多囊。
12.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11所述的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微流控裝置的制備:為避免溶液在毛細管內粘連或者乳液液滴貼壁而無法成功乳化,根據需要對微流控管道進行親疏水性修飾,根據微載體的形態和性質,組裝合適的微流控裝置;
其次,?根據微載體的性質和編碼形式,配制各相溶液,在微流控通道內注入互不相溶的兩種或多種溶液,利用各相溶液之間的剪切作用形成分散的液滴;
再次,?通過調節各相溶液的流速,可以生成不同大小和包裹不同數量內囊的液滴,固化液滴,清洗后,即可獲得微載體。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裝置選自協流式或匯聚式微流控裝置,所述微流控裝置的管道材料選用二氧化硅、特氟龍、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種或多種。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親疏水性修飾為在表面修飾上羥基或氨基;所述疏水性修飾為在表面修飾上長鏈烷烴。
15.如權利要求1-11任一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在細胞培養中的應用。
16.如權利要求1-11任一所述復合結構編碼微載體在生物分子、細胞、生物材料的多元檢測技術領域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83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