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四驅差速器鎖止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6751.0 | 申請日: | 2013-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6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于洋;李功賦;劉全有;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48/24 | 分類號: | F16H48/24;F16H48/38;F16H48/40;F16H48/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差速器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的差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差速器鎖止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汽車差速器為開放式無鎖止裝置,如果一側車輪打滑車輛即失去動力。致使車輛在惡劣路況下無脫困能力。
現有的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一般都是由人工控制的,這種結構存在應急能力差、鎖止動作有滯后性和易操作失誤的缺陷。
例如中國專利號201120346788.3,名稱為“可自動控制的差速器鎖止機構”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差速器鎖止機構,在其中一半軸上套裝有一鎖套,該鎖套與行星齒輪架設有可互相嚙合的嚙合部,鎖套周向固定于半軸上且與半軸軸向滑動配合,鎖套的外周壁上開設有周向的環槽,設一可沿半軸作軸向擺動的擺桿,擺桿樞接于差速器殼體上,擺桿的一端插在環槽內,擺桿的另一端由一驅動裝置驅動其擺動。該鎖止機構由驅動裝置驅動擺桿擺動,拔動鎖套作軸向滑動,使鎖套與行星齒輪架分離或嚙合,以此來實現差速器的差速和鎖止,這種控制方式需要駕駛員人工操作控制。
又如中國專利號201020209915.0,名稱為“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汽車差速器鎖止機構,包括:差速器、控制裝置以及鎖止圈,鎖止圈設置在差速器具有的主動輪和輸出輪之間,控制裝置與鎖止圈相連接控制鎖止圈與所述輸出輪間的嚙合或松脫。這種鎖止機構通過鎖止圈以差速器中心軸線為移動軸進行與輸出輪間嚙合或松脫的移動實現,這種鎖止機構同樣需要駕駛員人工操作控制。
再如中國專利號200520098433.1,名稱為“新型強制鎖止式差速器”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新型強制鎖止式差速器,是在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上設置有強制鎖止機構,所述強制鎖止機構結構為:在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的其中一個半軸上設有一滑動套與之花鍵配合,在滑動套與差速器殼相對的端面之間設置有過渡套,過渡套與滑動套相對應的端面之間設置有具有了彈性間隙的牙嵌式常嚙合機構,過渡套與差速器殼之間設有牙嵌式式離合器,在橋殼上固定有氣缸裝置,氣缸裝置通過撥叉帶動滑動套。這種強制鎖止式差速器采用氣缸裝置通過撥叉帶動滑動套與花鍵牙嵌式配合,實現差速器鎖止,其同樣需要駕駛員人工操作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差速器鎖止機構需要人工控制存在應急能力差、鎖止動作滯后和易操作失誤的缺陷,提供一種能自動應急實現差速器鎖止的機構,這種差速器鎖止機構反應速度快、自動完成、避免失誤。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汽車四驅差速器鎖止機構,包括差速器殼體和行星齒輪,差速器殼體內均布若干個卡槽,行星齒輪上與卡槽相對應的部位通過轉動軸連接有棘爪,棘爪與行星齒輪之間連接有回位彈簧,?棘爪與卡槽為可分離的配合。
通過行星齒輪轉動產生的離心力驅動安裝在行星齒輪上的棘爪尾端運動至鎖止位置,實現差速器鎖止。具體工作過程如下:當一側車輪打滑失去附著力,動力沿失去附著力一側半軸輸出時,差速器行星齒輪在隨殼體公轉的同時將產生自轉,一旦行星齒輪自轉達到一定轉速,安裝于行星齒輪后方的棘爪將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擺動直至棘爪卡入殼體上的卡槽;此時行星齒輪相當于與殼體剛性連接,本身無轉動,實現差速器鎖止。
????作為優選,回位彈簧為變剛度彈簧,當彈簧所受的張力大于一定值時,剛度呈正指數函數規律增大。這種變剛度彈簧對于鎖止初始階段有利于快速張開,而在回復階段有利于快速回位。
作為優選,所述變剛度彈簧為底部直徑最大、頂部直徑最小、自底部至頂部的外形呈弧形結構的螺旋拉伸彈簧。
作為優選,行星齒輪上設有轉動軸座,轉動軸座內設有滾針軸承,所述轉動軸與滾針軸承連接。
作為優選,卡槽的表面為圓弧面,圓弧面的曲率半徑等于或略大于棘爪尾端的轉動半徑,圓弧面的中心處于行星齒輪上設置所述轉動軸的中心的圓周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棘爪轉動的離心力使棘爪自動卡入差速器殼體的卡槽,實現差速器鎖止;
2、反應速度快;
3、避免人工操作失誤、避免操作勞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當一側車輪失去附著力,差速器行星齒輪隨殼體公轉且自轉的示意圖;
圖3是汽車正常行進時,差速器行星輪隨差速器殼體公轉本身無自轉的示意圖;
圖4是卡槽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67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鈦鎢復合氧化物粉體的半干混合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折疊塑料杯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