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便于維護的多重影像系統(tǒng)支撐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055908.8 | 申請日: | 2013-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33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許志偉;于慶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惠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1/20 | 分類號: | F16M11/20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2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于 維護 多重 影像 系統(tǒng) 支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學成像技術領域,特別是多重影像系統(tǒng)的維修維護裝置。
背景技術
醫(yī)學影像設備按成像機理不同分解剖成像設備(如CT、MRI等)和功能成像設備(如PET、SPECT)。解剖成像設備成像的分辨率高,能夠準確的提供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狀信息,但是局限性在于只有病變組織在結構上有一定變化時才能通過解剖成像設備檢測出來。而功能成像設備則具有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的特點,能夠在疾病發(fā)生的早期即沒有明顯形變的情況下將病灶準確的診斷出來,缺點在于分辨率不夠高,對病灶的準確定位不如CT解剖成像設備。從以上兩種類型設備的各自特點可以看出,解剖成像設備和功能成像設備具有優(yōu)勢互補的特點。將上述兩種設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即為多重成像設備,如PET/CT、PET/MRI。
多重影像系統(tǒng)通常是各個子系統(tǒng)的機架沿軸向前后排列,以PET/CT為例,如圖1和圖2所示,CT機1在前、PET機2在后排列,當維護維修CT機1時,需要將PET機2移開一段距離的維修操作空間。因此,PET機2需要特定的維護裝置完成軸向移動。
實現(xiàn)PET機移動的常用方式是:將PET機2安裝在具有維護功能的導軌底座3上,導軌底座除用于支撐PET機2外,同時在維修維護時完成PET機2的軸向前后移動,導軌底座3的長度等于PET機2軸向長度與維修空間距離的和。
采用上述裝置和操作方法進行維修維護,主要存在以下缺點:
1、設備占地面積大,除本身設備所需面積外,還需要足夠的PET導軌底座安裝空間。
2、設備工作位時,PET導軌底座的后半段高于地面,存在操作人員被絆倒的風險。
3、PET導軌底座上的直線滾珠導軌屬精密運動導向部件,暴露在外面容易積攢灰塵或其它贓物,嚴重情況下可導致導軌無法滑動而不能進行維修維護工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出克服以上現(xiàn)有維護裝置缺陷的一種新的維護裝置。
本發(fā)明包括用于工作時支撐主機的直線主導軌和用于維修時的直線維修導軌,所述直線維修導軌可拆卸式連續(xù)于所述直線主導軌的一端,還包括同時與所述直線主導軌和維修導軌配合的滑塊。
將主機通過配合于主導軌上的滑塊支撐于主導軌上,即可進行正常的工作,當需要維護時,將維修導軌連接在主導軌的一端,主機就可隨滑塊從主導軌滑行到維修導軌,達到維護所需的操作距離。當維護結束后,再將主機推回到主導軌上,定位后,再拆卸去維修導軌,就不會造成長時間無效地占用地面面積,也不會出現(xiàn)人員的意外絆倒,也利于維修導軌的保養(yǎng)。
本發(fā)明還在所述直線主導軌的兩端分別設有限位裝置。以防止工作時主機在直線主導軌上發(fā)生軸向移動,影響正常工作。
為了使直線主導軌和直線維修導軌對接到位,以利于滑塊上的主機能順利地從直線主導軌軸向移動至直線維修導軌上,本發(fā)明還在直線主導軌和直線維修導軌的相對側設置定位銷,在直線主導軌和直線維修導軌之間設置連接件。
為了防止維修前主機滑出維修導軌,本發(fā)明還在遠離直線主導軌的直線維修導軌端部設置維修移動限位柱。
本發(fā)明直線主導軌包括主導軌基座,在主導軌基座下連接若干定向調節(jié)地腳,在主導軌基座上固定連接主導軌。通過定向調節(jié)地腳可對設備主機高度進行粗調,也降低了設備地面安裝水平的要求,在主導軌基座上固定連接主導軌,可降低直線主導軌的生產和維護成本。
同理,所述直線維修導軌包括維修導軌基座,在維修導軌基座下連接若干萬向調節(jié)地腳,在維修導軌基座上固定連接維修導軌。
為了達到設備使用的高精準安裝要求,本發(fā)明還在所述滑塊上通過安裝座連接支撐調節(jié)組件,通過對支撐調節(jié)組件的調節(jié),可實現(xiàn)安裝設備主機的精準微調。
附圖說明
圖1是PET/CT設備的工作位立體圖。
圖2是PET/CT設備的維修位立體圖。
圖3是支撐有PET機的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4是維護裝置的導軌底座對接局部立體圖。
圖5是直線主導軌的立體爆炸圖。
圖6是支撐調節(jié)組件立體爆炸圖。
圖7是直線維修導軌的立體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包括用于工作時支撐主機(PET機2)的直線主導軌4和用于維修時的直線維修導軌5,圖4顯示了直線維修導軌5連續(xù)于直線主導軌4的后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惠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惠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59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