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光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5479.4 | 申請日: | 2013-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89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镕 | 申請(專利權)人: | LG伊諾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62 | 分類號: | H01L33/62;H01L33/48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張浴月,李玉鎖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 器件 | ||
本申請要求2012年2月21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2-0017640號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參考合并于此。
技術領域
實施例涉及一種發光器件、該發光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該發光器件的發光系統。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LED)是一種用于將電能轉換為光的半導體器件。與相關技術的光源如熒光燈和白熾燈相比,這樣的LED具有諸多優點,如:低功耗,半永久壽命周期,快速的響應時間,安全,以及環境友好需求。正在進行許多研究以便用LED替換現有的光源。此外,LED正越來越多地被用作發光器件(諸如室內及室外使用的各種燈、液晶顯示器、電子布告牌及路燈)的光源。
發明內容
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新穎結構的發光器件,以提高發光器件的導線接合性。
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器件,包括具有引線電極的襯底,該引線電極附接在模制件和樹脂件下面。
實施例提供一種發光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于膜上形成模制件而后去除該膜之后,將模制件耦接至分離的襯底。
根據實施例的一種發光器件包括:襯底,包括多個引線電極;模制件,包括空腔且位于該襯底上;發光芯片,位于該空腔中,并位于所述多個引線電極中的至少一個上;連接件,用于將所述多個引線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連接到該發光芯片;樹脂件,位于該空腔中;間隔部,位于所述多個引線電極之間,該間隔部包括與該模制件和該樹脂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以及粘合膜,位于該模制件與該襯底之間。
根據實施例的一種發光器件包括:襯底,包括具有多個耦接孔的多個引線電極;模制件,包括空腔且位于該襯底上,該模制件與所述引線電極的耦接孔相耦接;發光芯片,位于該空腔中,并位于所述多個引線電極中的至少一個上;連接件,用于將所述多個引線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連接到該發光芯片;樹脂件,位于該空腔中;間隔部,位于所述多個引線電極之間,該間隔部包括與該模制件和該樹脂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以及粘合膜,位于該模制件與該襯底之間。
根據一實施例,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導線接合性。根據另一實施例,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產率。根據再一實施例,可以提高發光器件的可靠性。根據又一實施例,可以提高具有發光器件的發光單元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至圖8是示出圖1的發光器件的制造工藝的圖;
圖9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10至圖14是示出圖9的發光器件的制造工藝的圖;
圖15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16是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17是根據第五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18是根據第六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19是根據第七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0是根據第八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1是根據第九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2是根據第十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3是根據第十一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4是根據第十二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及
圖25是根據第十三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圖26是設有該發光器件的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27是示出設有該發光器件的顯示裝置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剖視圖;及
圖28是設有該發光器件的照明單元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參考附圖來描述本公開內容的示例性實施例。在對實施例的描述中,應當理解,當一層(或膜)、區域、圖案或結構被稱為處于另一層(或膜)、區域、襯墊或圖案“上”或“下”時,術語“上”和“下”包括“直接”及“間接”的含義。此外,基于附圖進行關于各層“上”和“下”的參照。在附圖中,為便于描述和清楚起見,各層的厚度或尺寸被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根據實施例的發光器件(LED)。
圖1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發光器件的側面剖視圖。
參照圖1,發光器件100包括:具有空腔13的模制件11,在模制件11下方具有第一引線電極22和第二引線電極23的襯底20,布置在第一引線電極22和第二引線電極23中至少之一上的發光芯片31,以及樹脂件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伊諾特有限公司,未經LG伊諾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54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