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輪距可調的單人車及輪距調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054999.3 | 申請日: | 2013-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53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艷俊;李修宇;魏憲波;李功賦;馬芳武;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5/00 | 分類號: | B60B2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距 可調 單人 調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人車,尤其涉及輪距可調的單人車及輪距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的單人車將逐步取代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而成為人們在市內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單人車由于車體窄、輪距小,因此穩定性相對較差,雖然單人車速度不高且不能在高等級公路上行駛,但在大角度轉向時也容易發生側翻事故,尤其是在車速相對較快的時候則更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如果在車速相對較快的時候適當增加輪距,則可大大提高單人車的溫度性,減少側翻事故的發生,減少人身傷害。公開日為2012年7月11日,公開號為CN102555714A的中國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汽車懸架下擺臂上的輪距可調裝置,包括下擺臂主體和與下擺臂主體一端相連的球頭總成,在下擺臂主體與球頭總成之間設有能使球頭總成靠近或遠離下擺臂主體且能與下擺臂主體鎖緊的調節機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下擺臂主體與球頭總成剛性連接,不能實現調節輪距的問題。該裝置的調節固定片可以在連接端上作橫向滑動,在調整到所需的距離后,通過一個或多個定位孔配合緊固件使調節固定片固定在下擺主體上,從而實現輪距調節的目的,該裝置可在不更換副車架和懸架左右下擺臂總成的基礎上調節前輪距,節約新車型的開發周期,節約模具開發成本。但該裝置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只能對輪距進行微量調節,對改善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影響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現有單人車由于輪距小而容易導致在轉向時發生側翻、造成人身傷害事故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輪距可調的單人車及輪距調整方法。
本發明的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而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輪距可調的單人車,所述單人車的后輪為雙層輪轂結構,包括內輪轂及外輪轂,所述內輪轂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內花鍵,外輪轂的內圓周面上設有與內花鍵適配的外花鍵,輪胎設置在外輪轂的外圓周面上,所述外輪轂通過花鍵與內輪轂可滑動套接,內輪轂的中心與驅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驅動軸的另一端連接驅動機構,所述的驅動軸為中空結構,驅動軸內靠近內輪轂的一端設有可以相對于驅動軸滑動的伸縮軸,伸縮軸的一端為自由端,另一端與外輪轂固定連接,驅動軸內遠離內輪轂的一端設有聯接軸,聯接軸內設有油道,聯接軸靠近內輪轂的一端與伸縮軸的自由端之間設有液壓腔,液壓腔通過油道與車載液壓輪距控制機構連接,內輪轂與外輪轂的輪輻面之間設有若干拉簧。本發明的單人車后輪為雙層輪轂結構,包括內輪轂及外輪轂,外輪轂通過花鍵與內輪轂可滑動套接,內輪轂的中心與驅動軸固定連接,驅動軸為中空結構,驅動軸內設有可以相對于驅動軸滑動的伸縮軸,伸縮軸的一端與外輪轂固定連接,伸縮軸的另一端與車載液壓輪距控制機構連接;當車速較高需要增加輪距以提高單人車的穩定性時,車載液壓輪距控制機構通過液壓裝置將車子兩側的伸縮軸及外輪轂向外頂出,從而使輪距增加,大大提高了單人車的穩定性,由于輪胎設置在外輪轂的外圓周面上,而內外輪轂之間通過花鍵連接,內輪轂上的驅動力可以通過花鍵傳遞到外輪轂的輪胎上;當車速較低或道路較窄或停車入庫需要減小輪距以縮小單人車的寬度時,只需將液壓腔泄壓,內外輪轂上輪輻面之間設置的拉簧會將外輪轂拉回到與內輪轂靠近的初始位置,從而使輪距與車體適配,以便于通過較窄的道路或入庫收藏。
作為優選,液壓輪距控制機構包括油箱、液壓泵及泄流閥,液壓泵通過一單向閥連接所述的油道,油道通過泄流閥、回油管連接油箱。當需要增加輪距時,液壓泵通過單向閥、油道向液壓腔泵入油液,將輪胎向外頂出;當需要減少輪距時,只需打開泄流閥,液壓腔內的油液通過泄流閥、回油管回流油箱,液壓腔內的壓力消失或減小,內外輪轂上輪輻面之間設置的拉簧會將外輪轂拉回,從而實現輪距調節。
作為優選,驅動軸通過軸承或軸套與底盤聯接,驅動軸靠近內輪轂的一端設有剎車盤。本發明的驅動軸可以通過軸承或軸套與單人車的底盤聯接,剎車機構上的剎車盤可以設置在驅動軸上,剎車機構上的卡鉗等可以設置在靠近剎車盤的底盤等固定結構上,由于剎車機構設置在內輪轂內側,因此外輪轂向外移動不會影響剎車系統的正常工作。
作為優選,內輪轂的輪輻面上設有通孔,通孔上遠離外輪轂輪輻面的一側設有筒狀拉簧罩,拉簧的一端固定在筒狀拉簧罩的底部,另一端與外輪轂的輪輻面固定。由于拉簧具有一定的原始長度,拉簧罩的設置可以將呈收縮狀態的拉簧收藏到拉簧罩內,從而使內外輪轂可以更加靠近,增加輪距的可調節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05499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念珠菌感染及其所引起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法蘭式蝶閥





